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
《冯骥才:一个将保护传统村落融入血脉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3-2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冯骥才:一个将保护传统村落融入血脉的人
    ①提起冯骥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认识他是从中小学教材中的《挑山工》、《珍珠鸟》开始的。然而,近年来,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的他,更多的不是以作家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他常年四处奔波,为抢救文化遗产进行实地田野调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常常焦灼地对种种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发出尖锐批评。
    ②多年来,冯骥才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古村落,古居民的消失,因而被称为中国“村落保护第一人”。他说,我一直呼吁保护古村落,实际上没有多少人去干,因为这是没有多少利益的事;我觉得需要国家牵头研讨保护古村落,只是知识界呼吁,志愿者在做是不行的。
    ③冯骥才并不是一个只知坐而论道的文化人,面对中国每天都在消失的古村落,2004年,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民间文化基金会。十年来,他一个接着一个古村跑,一场接着一场“硬仗”打。虽然他的呐喊时常被淹没在社会对GDP膜拜的喧嚣声中,虽然他的行动多似逆水行舟格外艰难,但他从未退缩。2014年6月,冯骥才及其团队又启动了一个新课题——“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
    ④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几千年来,村落不仅是农业文明最直接的活态存在,更是一部部鲜活的、续写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活史书”。通过一个小小村落,中华民族培育形成了家国文化的秩序观念,构建形成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伦理与道德体系,并代代传承久远悠长的民族历史。从根本上说,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时至今日,散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传统村落,仍然是一个个具有活力、并传承文化和发挥功能的社会有机体,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⑤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人们渐渐发现,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农耕大国,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传统村落一方面默默消亡,另一方面正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二次破坏。其实在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村落的减少与消亡是正常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村落的文明财富就可以不知底数,不留家底,粗暴地大破大立,致使文明传统及其传承受到粗暴的伤害。
    ⑥冯骥才带领专家组对中国的所有村落进行了田野考察,“问题比想象的严重得多。最近10年失去了90万个村落,世界任何一个民族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失去它的村落”。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村落,2001年是270万个,现在的自然村只有200万个左右。他打比方说,“就现在我们开会的时候1天100个村落就没有了”。
    ⑦“现在,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已经不多了,而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性破坏厉害得很,一拆就是一片。一批老宅在我们手中拆毁太可惜了。中华农耕文明留存的精华,不应该在工业化过程中毁掉。这就要靠知识分子、靠大家去呼吁保护,首先是领导干部要认识和关注这件事。”冯骥才说。
    ⑧冯骥才认为,村落保护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村落史,“没人管”。他说,“现在国家有拨巨资保护古村落,但古村落的保护权不在农民手里,而在官员、学者、开发商手里,变成了官员的政
绩、学者的科研成果,开发商的资源,农民搬走了,村空巢了,传统也就完了,还有什么价值呢?比如丽江,丽江的原住民都走了,操着各地方言的人住在里面,我逛了两天,丽江商店的牌子上有四五十个错别字。世界文化遗产有点‘栽跟斗’”。
    ⑨冯骥才也反对目前简单的古村落评定办法,“政府采用的是基层往上报的方式,这种方式问题大,水分多。比如一个村落,我想不拆,想要国家补贴,就夸大它的内容,想拆的话就瞒报”。他坦言,不是为保护村落而保护村落,而是用文化保护跟社会的土豪潮流作斗争,“现在的社会潮流是跟知识分子相对的,我做文化保护是要跟愚昧的、反文化的潮流作斗争”。
(选自《世纪人物》)
【相关链接】
    传统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共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994个)。
(选自“百度百科”)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骥才不仅是一个著名作家,其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还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
B.尽管冯骥才一直呼吁保护古村落,但是作用甚微,因为这件事情利益不大,很少有人愿意去干,并且政府保护力度也不够。
C.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堪称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活史书”、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但在如今社会转型之际却面临着种种危机。
D.冯骥才并不是为保护村落而保护村落,而是以此方式与当今社会的土豪作斗争,与跟知识分子相对的社会潮流作斗争。
8.材料第④~⑥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为什么说冯骥才是“一个将保护传统村落融入血脉的人”?
 
 
答案:
7.D
8.①介绍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发展历史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威胁;②揭示冯骥才四处奔波、竭尽全力保护传统村落的原因及必要性;③从侧面展示冯骥才保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9.①多年来一直关注古村落,向知识界、政府呼吁保护古村落;②成立民间基金会,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课题,对村落进行田野考察;③批评破坏古村落的现象,反对简单的古村落评定办法,对于古村落保护有许多真知灼见。④尽管艰难,但他毫不退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思维的两种速度——丹尼尔·卡内曼访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阅读练习及答案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圣陶在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宇宙的边疆》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非连续性阅读(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1994诺贝尔和平奖演说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材料阅读练习(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
《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0年浙江省高考题)
文慧《稻米传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阅读练习及答案
《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数学家陈景润》阅读练习及答案
《摩天轮:俯瞰美景的发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咬文嚼字》《坚瓠集》材料阅读练习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阅读练习及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2019年江苏卷高考题)
材料阅读练习(2019年北京卷高考题)
材料分析(2019年天津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9年全国卷II卷高考题)
材料阅读练习(2019年浙江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9年全国卷I高考题)
《悼朱光潜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双刃剑”》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道明:让世界无奈于我》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