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2-26


  一、说教材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中刻画了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在911事件中,爱德华在知道自己没有生还机会的危急关头拨通了最重要的第三个电话,对母亲说了生命留言——“妈妈,我爱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性认识。
  (2)体会母子之间的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品味作者优美的词句过程中,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三、说教法
    品读悟情

  四、说学法
    合作探究、感情朗读

  五、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
  (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
  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
  (1)情况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②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③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2)情感对比。
  ①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
  ②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
  ④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
  ⑤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
  ⑥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
  四、拓展阅读,交流资料
  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
  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
  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妈妈,我爱您!”这简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必须去》说课稿
《小鱼的梦》说课稿
《陈毅探母》说课稿
《端午粽》说课稿
《南极风光》说课稿
《别人的妈妈》说课稿
《家是什么》说课稿
《聪明的牧童》说课稿
《打碗碗花》说课稿
《矛与盾》说课稿
《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理想的翅膀》说课稿
《高山流水》说课稿
《池塘边的叫声》说课稿
《荷叶圆圆》说课稿2
《荷叶圆圆》说课稿
《棉花姑娘》说课稿2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2
《咕咚》说课稿
《编写故事》说课稿
《修改我的习作,换个方式表达》说课稿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稿
《歌声》说课稿
《太阳的话》说课稿
《蜘蛛开店》说课稿
《军需处长》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小蜗牛》说课稿
《太阳的颜色》说课稿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学设计2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