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谢的玫瑰》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23 |
一、说教材
《永不凋谢的玫瑰》——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这是我和文本第一次接触时的最真切的感受,当我走进文本,有了和文本的“亲密接触”,有了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次次对话,和小女孩一次次对话后,我的心在一次次颤动,一句句浸满着情与爱的字符开始在我的心底静静地流淌着,阅读的心境犹如沉浸在那玫瑰散发的迷人魅力里。朴实的话语,简单的情节,为何能产生如此巨大的“魔力”?掩卷暇思,奶奶病得很重……”在我脑海中数次闪现,小女孩天真地采摘如婴儿般笑脸的玫瑰花,苏霍姆林斯基亲切地问话、送花的情景在我眼前渐渐清晰,哦!我明白了,是小女孩的人性美、人情美,是作者的同情心、怜悯之心,在拨动着我心中那根叫“亲情”的弦,是母语中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催化我心中那颗源自本能的孝心。“简简单单教语文”、“带孩子走进诗意的母语王国”、“教在今天,想在明天”……这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心头荡漾。这种来自解读文本的冲动告诉我: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化作一种行动。
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地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地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联系本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体会小女孩的人性美、人情美,感受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心、怜悯之心。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读文,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文章蕴涵的深意,即永不凋谢的玫瑰的象征意义。
读文学字词、了解主要内容是第一课时的任务,今天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二、设计理念
《永不凋谢的玫瑰》贯穿全文的是红艳艳的玫瑰花和浓浓的爱意。这么一篇美如诗歌的文章,教学中首先应该给予孩子一个情感课堂,营造一种与文本情感相吻合的课堂人文氛围,以情为线,让孩子主动去读、思、悟、说……
其次,应该从整体入手,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加上适当想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课文的深意,将课文角色和师生的情感融为一体,最后达到理解的升华。
三、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读读,演演、说说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经历心灵和情感的成长。我主要通过以下思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一、 诗意催化,走近情感王国
上课伊始,教师深情朗诵根据课文内容改一首诗歌,配之以轻柔的音乐。
有这样一朵玫瑰,在校园的花房里静静地绽放,红艳艳的,如同可爱的婴儿般的笑脸。
有这样一朵玫瑰,牵引着孩子的心灵,摘下它,让奶奶的笑容更加灿烂。
有这样一朵玫瑰,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真诚地开放,永不凋谢。
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伴随着美妙的旋律,教师的朗诵如涓涓溪流轻轻地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既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同时,再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
二、 设疑问难,触摸情感语言
在学生通过诗歌初步感受到小女孩对奶奶的爱后,教师设疑:一朵花代表了小女孩一颗什么样的心?将学生带进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走进小女孩纯洁、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从那一朵玫瑰花中体验小女孩的内心,就是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与小女孩、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共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把板书交给学生,这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途径之一。在学生自读自悟后,教师引导学生重锤敲打关键词句,在对词句的体验中,擦亮学生情感的火花。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此时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就是要在课堂上上演一出展示小女孩爱亲人的美好心灵,凸现“孝”文化,唤起学生对亲人的爱的“情感话剧”。
课文主要通过小女孩摘花展开的,同时,我被小女孩的行为所感动“从花房里又摘下……”这也是对课题的诠释。因此,对文章的另一条人物线索——苏 的内心世界的感悟是教学本课的另一条主线,“一个动作一片情”的设疑将学生带进了苏 的精神世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苏 为什么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最后还要送给她两朵大玫瑰?让学生联系前文,从小女孩只有三四岁,以及她摘花时地动作中,看出小女孩对摘花的想法,她虽在摘花,却决不是一般孩童的恶作剧,她是为了生病的奶奶,加之小女孩本已很害羞,苏 若大声询问,势必使她更加紧张、惊恐,因此苏 的每一个动作,近而体会出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对小女孩的怜爱。
在对文本有了如此解读后,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深层含义,对“永不凋谢”的引申意义的体会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层积淀。
三、 联系生活,调动情感体验
在学生读出小女孩对奶奶的爱,读出了小女孩有一颗纯洁、善良、美好心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当小女孩双手捧着玫瑰轻轻送给奶奶手中时,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啊!小女孩的奶奶可能会怎样呢?学生在想象中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感受到人间真情,升华了情感体验。
一朵玫瑰花,幸福的玫瑰花,它不仅温暖了奶奶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苏 ,让学生结合自己地生活情况说说亲人之间的爱。
四、导语煽情,激荡情感涟漪
一朵红艳艳的玫瑰,满溢着浓浓的爱,传递着深深的情,小女孩的美德如同那美丽的玫瑰花,永不凋谢,它感染了我们,同时也感染着更多的人,让我们将这永不凋谢的玫瑰留在心中,撒播到生活中,把我们真诚的爱献给自己的亲人,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如果说当学生走进文本,去感知、去触摸着小女孩那颗纯洁、美好的心灵时,教师饱蘸感情的语言,就如同一名操琴师在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那么当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后有了自己的体验,教师富有感情的总结,就是“催化剂”,促使学生将情感、体验、积淀、收获化为行动,留给学生的会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五、作业
爱需要你们用慧眼去发现,也需要你们用心去感受,更需要你们不断地积累。
推荐阅读:冰心的《荷叶与红莲》、金波的《蓝萤火》
板书设计: 永不凋谢的玫瑰
↓
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