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22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对话·评论 2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本单元小说体会对话的言外之意及对话艺术。
2.结合《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总结评论名著的方法。
相关课程标准:
 “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不同文学作品中“对话”的作用,分析小说中人物对话的“话中之话”“言外之意”。
2.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捕捉自己的阅读初感,尝试评论的写作。
评价任务:
1.根据学生的独个性分析评价学生对小说对话的解读。
2.在小组内交流、在班级中展示学生所写的评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问道:
“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如果你是周总理你会怎样回答呢?
(学生试着回答,然后老师再出示周总理的答话。)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这是一段经典的对话,在中国被传为佳话。其实美国记者的问话和周总理的答话都有言外之意。你能说出来吗?
学生回答。
(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你们中国贫穷落后,制造不出钢笔。表达出对中国的讥讽之情。周总理的言外之意:你们美国在朝美战争中被打败,这支钢笔是从俘虏那里缴获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在不同文学作品中“对话”的作用,分析小说中人物对话的“话中之话”“言外之意”。
2.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捕捉自己的阅读初感,尝试评论的写作。
这节课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三、达成目标
1.老师出示以下选自本单元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1)“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李逵见宋江》)
(2)“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a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b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山地的回忆》)
(3)贾芸笑道:“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因他捐了个通判,前儿选着了云南不知哪一府,连家眷一齐去,他这香铺也不开了。就把货物攒了一攒, 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像这贵重的,都分给亲友。所以我得了些冰片、麝香,a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要转买,贱卖了可惜,要送人也没有人家儿配使这些香料。b因想到婶婶往年间还拿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所用,也一定比往常要加十几倍:所以拿来孝敬婶娘。”      (《贾芸谋差》)
(4)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么!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的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树种花儿,我正想个人呢。早说不早完了?”    (《贾芸谋差》)
 
以上对话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1)表现了李逵爽直、粗鲁的性格特点。
(2)表现了妞儿热心、善良、含蓄害羞的性格特点。
(3)表现了贾芸伶俐乖巧、喜欢奉承巴结的性格特点。
(4)表现了凤姐擅权的性格特点。
2.第一组人物对话特点和其他三组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
(1)李逵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2)(3)(4)中的人物没有直接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而是话中有话,有言外之意。
3.生说出(2)(3)(4)组划线的人物对话中的言外之意。
(2)a你穿上袜子啊,要不脚多冷啊。b你找我做,我给你做。
(3)a我这些香料不是买来的,收下没有什么不合适。b只有婶娘才配使用这些香料。
(4)你找别人没有用,找我才管用。
小说中的对话,要说得话中有话,才有味道。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要善于品析人物对话中的“话中之话”。
4.请你从《贾芸谋差》中再找出“话中有话”的例子并体会。
(1)便笑道:“俗语说的好,‘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年纪大,‘山高遮不住太阳’——只从我父亲死了,这几年也没人照管,宝叔要不嫌侄儿蠢, 认作儿子,就是侄儿造化了。”
言外之意:我虽然年纪比宝叔大好几岁,可是辈分底,宝叔认我做干儿子,我完全同意,而且是我的福分。
(2)一句未说完,只见他娘子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他娘子便叫女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几十个,明儿就送过来的。”
言外之意:不想留外甥吃饭,你不能留下吃饭。
还有很多处这样的例子,学生能说出其言外之意即可。
四、请你举出从生活中使用言外之意的例子。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即可。
 
教学反思:
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1.课堂导入跳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整个课堂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就好像在做游戏一样,认真从例句中品味,认真从小说中找相关人物对话,积极举手发言。
二、不足之处
1.没有很好地结合影视作品让学生听话,很是遗憾。如果找到恰当的影视作品,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会是整个课堂更富有情趣。
2.学生积累生活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时目标
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捕捉自己的阅读初感,尝试评论的写作。
二、写作指导
1.学生阅读《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
思考:1.召晨的《海明威的对话艺术》行文有什么特点?
      2.鲁迅认为人物对话应有什么要求?
学生默读后,回答。
(1)召晨的《海明威的对话艺术》行文特点:先评价海明威小说的对话特点;然后举出对话实例;再紧扣对话特点对对话实例进行评析;最后进行总结。
(2)鲁迅认为人物对话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看对话或者听对话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物是谁,具有什么特点。换言之,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虽然没有见过这人,根据对话就可以画出该人物。
2.学生探讨:除了从人物对话角度写评论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评论?
(1)还可以从小说构思巧妙角度加以评论。
诸如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等角度。
(2)从表现手法角度。
诸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角度。
(3)从语言特点角度。
诸如语言生动、平实、简洁、细腻等角度。
三、写作
1.对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或者从中节选部分进行评论。
2.要求:
(1)自拟题目。
(2)自选评价角度。
(3)不少于600字。
四、班内交流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推荐出优秀的作品在班内交流。
 
 
教学反思:
一、写作指导紧密结合课文课程。
《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给我们提供了典范。课文深入显出地对相关内容进行评论,以其为例,不仅能打消学生的写作评论的为难情绪,而且还使深奥的东西具体化。
二、写作指导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课本例文都是从对话的角度进行评论,这当然体现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可是若是让学生只从人物对话角度进行写作,难免有落入其窠臼的嫌疑,因此,引导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评论,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三、应吸取的教训
由于学生平时对名著阅读不够,课堂上临时阅读,对写作极为不利。阅读本身就废掉了很多时间,因此当堂没有完成写作任务;即便个别同学完成了写作,也是泛泛而谈,见解很肤浅。基于此,应在写作课之前2周就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就名著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章(回)反复阅读,争取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学生写作的时候方能收放自如,取舍得当,写出自己的较为深刻的评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练习题
《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教案
《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教案1
《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