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难忘的画》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09 |
《一幅难忘的画》说课稿 淅川县马蹬一小:贾丹 针对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程序在六字模式课堂中的安排、学习略读文的方法这三方面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教材分析 《一幅难忘的画》是西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为了满足作者的心愿,主动把船划回来,心甘情愿地配合作者完成一幅写生画之后,悄然离去,令作者难以忘怀。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给学生展示了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芒、充满人文情怀的世界,使读者经历一次又一次感动,体会到生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从内容上看,这几篇文章都反映人文情怀,内容虽然不同却有联系。前三篇讲学会在生活中积极乐观、微笑善待每个人,善待动物,兄弟之间的深情。这篇文章讲的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爱情愫。既有前三篇文章去爱人、去付出的情感,又渗透了感恩情怀,为后面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学会感谢”、习作园地“写感动”做了铺染。 从教材编排位置上看,本课前面有精读文、批读文,后面有口语交际、习作园地,它处于“阅读、感悟、理解”与“运用、表达、写作”的中间环节。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本课学习中既要用精读文、批读文学到的方法继续感悟理解,又要渗透表达写作。从这篇课文本身看,它的作者视角是孩子,从而内容与写作方法都更适合学生领会领受。 二、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在六字模式课堂中的安排 1、导。 我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难忘”入手,激起疑问导入课堂学习的。 2、学、议。 依据教材分析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中略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粗知大意、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见下附的教案中),使学生有所依据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性阅读学习,同时学议结合。 3、讲。 展示点拨、师生分享交流。对于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受、体会,学生们展示出来共同分享交流。 当然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虽然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对学生的情感、思维、心理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作用,如果教师以为粗知就是浅知、少知,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所以在师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我结合实际点拨,在学生粗略的感悟之上适当进行细致的疏引,让学生对老大爷美好的心灵产生更为敏感地情愫体验,粗中有细,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 三、学习略读文的方法 教材编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了解文章的大意,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际中掌握读书方法。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本课教学中,我更注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从制定的学习任务中可以看出来。 1、分层次阅读 初读。读通课文,概括大意。我班学生的实际概括能力,我把第一个任务降低了难度,如是“说一说这幅画的来历” 再读。感悟理解。 抓重点句子体会。 2、用多种方法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开火车读、细节品读、感悟读…… 3、把从精读文、批读文学习中得来的方法实践在略读文的学习中。如:画一画感受深的句子,写体会也就是加批注。 4、懂得交流、与人分享。在与他人交流分享对文本的感悟时,不仅会加深拓宽对文本的理解,也会获得某些不同的感悟文字的方法体验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