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古诗词阅读 >>
《多收了三五斗》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0-15


阅读《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几段文字,完成l-4题。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
  ……
  “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
  “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捻着稀微的短髭说道:“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
  “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儿?”差不多是哀求的语气。
  “抬高一点儿,说说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话。我们这米行是拿本钱来开的,你们要知道,抬高一点儿,就是说替你们白当差,这样的傻事谁肯干?”
  “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的粜价是七块半,今年的米价又卖到十三块,不,你先生说的,十五块也卖过;我们想,今年总该比七块半多一点儿吧。哪里知道只有五块!”
  “先生,就是去年的老价钱,七块半吧。”
  “先生,种田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
  另外一位先生听得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睁大了眼睛说:“你们嫌价钱低,不要粜好了。是你们自己来的,并没有请你们来。只管多啰唆做什么!我们有的是洋钱,不买你们的,有别人的好买。你们看,船埠头又有两只船停在那里了。”
  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脸。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破布袄的肩背上。
  “听听看,今年什么价钱。”
  “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
  “什么!”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
  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可总得粜出;而且命里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钱,而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
  在米质好和坏的辩论之中,在斛子浅和满的争持之下,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船那船之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就看不见了。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沓钞票。
  “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一块钱钞票就作一块钱用,谁好少作你们一个铜板。我们这里没有现洋钱,只有钞票。”
  “那末,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不要这钞票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弄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弄明白;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万盛米行,另一批人又从船埠头跨上来。同样地,在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入秋以来望着沉重的稻穗所感到的快乐。同样地,把万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廒间,换到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
1.你觉得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写得怎么样?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米行里的先生”和“旧毡帽朋友”之间的对话,回答下边的问题。
(1)找出最能表现“旧毡帽朋友”的感情因米价而急剧变化以及“米行里的先生”语气也随之变化的词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对话表现了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盛米行为什么能这样有恃无恐?又为什么只得“把万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廒间,换到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边句子中加粗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上来,旧毡帽下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万盛米行,另一批人又从船埠头跨上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写得非常好。寥寥几笔就逼真地勾勒出江南小镇肮脏、贫穷、落后的生活画面,并描绘了米行的环境。

  2.(1)“旧毡帽朋友”:由“希望”到“愤激”,再到“哀求”,最后“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米行里的先生”:由“有气没力”到“冷笑”“厌烦”,再到“鄙夷不屑”,最后“声音很严厉”。

  (2)“旧毡帽朋友”朴实善良,“米行里的先生”骄横霸气。

  3.①洋米、洋面的大量倾销,逼迫农民非及早粜米不可;②遍布各地的“局子”,使农民没有选择的余地;③农民要向地主交纳地租,要还借下的债,而破布袄的口袋里是空的;④投机商“同行公议”,互相勾结竞相压价。

  4.(1)“占卜”原指算卦一类的迷信活动,这里是探问的意思。“占卜”透示出农民们希望与担心交织的矛盾心情。

  (2)一个“升”字,好像让人们看到了“旧毡帽朋友”满怀希望,迈着有力的步子,踏着石级正往上走。

  (3)“一批”“另一批”表示人数很多,强调了这样的故事不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而是具有普遍性,揭示了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
 

提示:
 1.本题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及初步鉴赏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多收了三五斗》ppt(23页)
《多收了三五斗》说课稿
《多收了三五斗》学案3
《多收了三五斗》同步测试
《多收了三五斗》课堂实录
《多收了三五斗》表格式教案
《多收了三五斗》学案
《多收了三五斗》ppt(28页)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反思(2篇)
《多收了三五斗》导学案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9
《多收了三五斗》背景
《多收了三五斗》同步练习2
《多收了三五斗》课本剧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原文阅读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8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7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5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4
《多收了三五斗》《创造学思想录》《论美》教案及练习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6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5
《多收了三五斗》mp3音频朗读
苏教版九年级上《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4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3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2
《多收了三五斗》学习要点
《多收了三五斗》同步练习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3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2
多收了三五斗之房产版
《多收了三五斗》之求职版:调侃毕业生找工作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1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