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烟台的海》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9-10


3、烟台的海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烟台的海》
一、说教材
《烟台的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生动地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这是一篇学生感悟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受到精神陶冶的佳作,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共有3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为此,我确定本课的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语言感受烟台海的绮丽壮观,体会语言的生动与精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
自主朗读感悟法:崔峦老师说,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应图片,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时一分为3个环节:
环节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
上课伊始,我会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海边生活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背景知识,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找出北面临海的城市烟台,介绍烟台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板书课题,质疑。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声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凳”为后鼻音。
2.       指名分节读。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节再度课文。帮助学生读通全文。
3.       快速浏览读。在读通顺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带着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内容,相机理清文章脉络。
【理念】“不读通课文不开讲”,我力求学生对课文有全面、清晰的了解,读通课文是下文开讲的铺垫,根据语文学习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先行与文本对话,同事重视双基训练,扎实语文基础。
环节三:学习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烟台是北面临海,在中国的临海城市中是特别的。
2、  再请学生找出引领全文的一句话: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3、 感情读好第一自然段,再以“烟台的海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为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课的兴趣。
环节四:布置作业,指导书写
根据先正字音、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仿写的步骤指导书写。注意“魁”字的写法。
 
下面,我着重说一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课时二分为4个环节:
环节一:复习导入,再现情景
1、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说说烟台的海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以此再现文章的主要情景,让学生回忆起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1、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烟台冬天的海有什么特点?从这一段中你仿佛看到了几幅画?从每幅画中你读懂了什么?圈圈划划,做好批注。
2、  引导学生圈画出凝重和壮丽的特点。
首先,重点品味:海景图。抓住“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十几米远”等词句,结合课文插图,感受烟台海巨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其次,重点品味:人物图。抓住“纷纷顶着……观赏……不顾…… 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来衬托烟台海的壮观。
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和游客一起欣赏烟台冬季这道“凝重”而又壮丽的风景线,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时候,教师提问:假如你是游客,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赞扬冬季烟台海的壮观。
最后,再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冬季烟台的海,把海景图与游人图融为一体,整体感悟本段内容,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  指导学生感情读好第2自然段。
【过度】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
在体会冬天烟台海特点的时候,我以扶为主,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去研读文本,找出重点语句,感受冬天烟台海的凝重与壮丽,在下面一步中由于课文的2、3、4、5自然段的构段方式相似,所以我从扶到放,借助板书总结第2自然段的写法:先通读全段,找出总写烟台海这一季特点的词语以及海景图与人物图;再品词析句,感受烟台海的特点、烟台人的生活以及与海的关系;最后通过朗读课文、当小导游感受体验。按这样的思路自主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4、  交流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春天烟台海的轻盈。扣住“扑”字与第2自然段的“扑”字作比较,落实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冬天烟台的海水力量巨大的扑,而春天烟台的海水动作轻盈的扑。抓住“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等词句,引导学生领悟烟台人不误渔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以小导游的身份练习口述。
5、  交流第4自然段:多媒体播放夏日烟台海的场景,教师创设情境:海风吹拂,我们一起来到夏天烟台的海,引读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着……呢喃细语”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与惬意。以小导游的身份练习口述。
6、  交流第5自然段:抓住“格外湛蓝……格外明朗……有了……告别了……平添了……”“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等词句,体会秋日烟台的海的清新高远和渔民忙碌充实的生活。以小导游的身份练习口述。
【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部分我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进行个性阅读,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7、  在引导学生沿着“海”与“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两条线充分朗读感悟、练习口述后,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质疑: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结合板书,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体会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8、总结全文,学生齐读课题和全文,教师质疑:课文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先写冬天烟台的海,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一问题,感受到先介绍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它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环节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海的诗歌或短文。
环节四: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向身边人介绍某一季烟台的海
【理念】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迁移运用知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说板书设计
3、  烟台的海
冬天    凝重
春天    轻盈
夏天   浪漫
秋天    充实
画、背景、舞台
【理念】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力求我的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烟台的海》练习试卷
《烟台的海》课文原文阅读
《烟台的海》ppt课件4
《烟台的海》教案5
《烟台的海》教案4
《烟台的海》教案3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2
《烟台的海》教学反思
《烟台的海》课堂实录
《烟台的海》ppt课件3
《烟台的海》ppt课件2
《烟台的海》ppt课件1
《烟台的海》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