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高考作文素材 >>
2017届高考作文素材多维解读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8-26


2017高考作文素材多维解读三则

用赞美“教训”你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反思,然后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素 材 解 读
[批评的艺术]适度而实事求是的赞美如一剂良药,能愈合因犯错而引发的心灵创伤,让人懂得悔改。对待错误,赞美有时比批评更管用。当你想用沸水一样的言辞去批评一个人时,要仔细分辨,若他并非那种不怕开水烫的“死猪”,不妨像巴贝姆巴族人一样,用赞美来“教训”他一顿。

[胸襟]巴贝姆巴族人用赞美来教训犯了错的人,这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大度。古语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容的时候,我们便放下了心灵的包袱,获得了应有的自由。用大度和宽容来对待错误,这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境界。

[尊重与信任]巴贝姆巴族人用赞美来教训犯错的人,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人的一种信任。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信任、被尊重,尤其对于犯了错误的人来说,信任和尊重可以给人以温暖,让人重拾信心,进而激发出改正错误的决心和毅力。

【其他话题】 赞美与批评、尊重、真诚、信任、特殊的教育方法

以上内容选自《微历史》

小故事大道理:“100-1=0”定律
“100-1=0”定律

“100-1=0”定律最初来源于一项监狱的职责纪律:不管以前干得多好,如果在众多犯人里逃掉一个,便是永远的失职。从防止罪犯重新危害社会来说,百无一失是极为必要的。后来,这个规定被管理学家们引入到了企业管理和商品营销(包括服务行业)中,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流传。

二战初期,美国空军降落伞合格率为99.9%,每一千个就有一个出事,非常影响士气,军方要求必须达到100%。厂家说,这不可能,什么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军方说,好,咱们改变质检的制度,最后抽检,我会随便抽出一个降落伞,让你厂商负责人亲自从飞机上跳下去。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很快降为零。这个故事可以看作是“100-1=0”的最生动注解。

企业管理者中,信奉这“100-1=0”定律的,有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她对此的理解是,你每一件事都成功,但哪怕出现一件错误,美誉就等于零。

深入分析,这个定律按负面效果看,固然是短板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但是,如果正向思考,严格控制,就能产生100-1>100的效果。

素 材 解 读 
[防微杜渐]我们总以为,失败都有重大的原因。其实,一些小小的疏忽、小小的缺点有时也会酿成惨痛的教训。一枚马掌钉,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但也能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次一点点的变化,每次一点点的放大,最终会演变成一场大的灾难。
[重视细节]一个人有时候不小心犯了一点小错,就会自我安慰:人无完人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1%的错误往往会导致100%的失败。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统计结果表明:如果全球市场中的1个消费者对某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意,会告诉另外6个人;如果不满意,则会告诉22个人。事实上,任何组织或个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不遗余力地重视细节,精益求精,改进、改进、再改进。
【其他话题】 杜绝错误、尽善尽美、将负面转向正面

以上内容选自《明理》

小故事大道理 : 重叠效应
重 叠 效 应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对于保存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
也有人把它用来解释遗忘的机制。记忆是相当微妙的东西,表面上看来类似的内容,实际上也许并不一样。重叠效应一出现,记忆也就失败了。
例如,大部分学生做笔记的时候,都是一个科目用一个笔记本。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但在整理笔记内容而做复习的准备时,这未必是一种好办法。
为了防止这种重叠效应,可以使用一本笔记本记多种内容的办法。比如说,笔记本的第1页到第10页作为记英语单词用,第11页到第20页则用来记数学笔记公式,第21页到第30页作为记历史的内容用。也就是说,把一本笔记本多元化,会增加记忆的效果。假若翻阅笔记本,每一页都是英语单词、音标、英文句子,看了都会使人头痛。如果硬是记忆,也会因为重叠效应而使记忆被抑制,即使花了很多时间效果依然很小,这就是所谓的事倍功半。
素 材 解 读 
[微妙的记忆]记忆是多种不同事物的集合,可以是微妙的感觉、具体的影像,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可不论哪种记忆,若性质相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就很容易混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如果能够多了解一些重叠效应,就能够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将积极的一面发扬光大。
[有效利用重叠效应]在学习中,若能有效利用重叠效应,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汉字、外文单词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其他话题】“熟视”容易“无睹”、避免重叠、学习方法
以上内容选自《明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高考作文高频主题必背范文之“担当、梦想、青春、青年”
2022届高考作文素材:10位劳模人物事例
备考必背素材《人民日报》60金句
满分模板:人民日报万能高级排比句
张桂梅写作素材
巧用感动中国人物写触动人心的高分作文
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精素材、精彩标题、金句
2022年冬奥会常识性考点作文素材
人民日报超赞的8个文段,观点句、素材都帮你标好
高考作文素材:《南方周末》历年新年献词(2001-2022)
高中作文素材:撒贝宁《经典咏流传》开场白(2021)
2021年《开学第一课》高分作文素材
2021年高一年奥运精神素材
河北省名校早读材料
《人民日报》8大主题金句
近年高考满分作文标题400例——如何写好高考作文题目
2021年高考大概率考查话题:建党100周年作文题目汇总
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人民日报九大高频热点范文
2021年高考作文九大猜测
2021年高考作文热点预测(7篇)
高考作文素材:人民日报点赞的9位中国青年人物素材
2021年高考时评阅读材料:人民日报评论:2018、2019、2020三年大事、热词汇编
高考作文指导:10套人民日报式标题+开头+结尾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精选第三辑
作文素材:50组《人民日报》时评文段
高考作文时新素材之2021年春晚
作文素材:岳云鹏的励志史
2020年人民日报评论12月名句摘抄50句
人民日报时评精选:立德树人素材
人物素材: 3个小众人物惊艳替代旧素材
作文素材:《中国诗词大会》第1-5季开场白
高考写作素材:人民日报式标题+开头+结尾
中国女排《夺冠》最精选高考作文素材
《朗读者》1-12期经典卷首语、开场白
《大国工匠》典型素材整理
时评素材(高二年级)
最新作文素材 :汇集2020年六月最新时评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新冠病毒”疫情
时文时评与作文素材(1-3)
2020年高考作文十大主题预测:10则新闻事件+时评选段+多角度立意
2020年高考作文十大主题预测:10大主题词+立意角度+时评选段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点赞中国,未来有我”指导及范文3篇
2020年中高考作文10大命题点预测
青年榜样的力量导写
2020年疫情十大话题高考作文预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