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漂浮的山》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8-05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漂浮的山》,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授课。

  第一,说教材
  《漂浮的山》是西师版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漂浮的山——冰山的身高、外形、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漂浮的特点。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说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任务。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山的有关知识;2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触到说明文的方法,所以在这篇课文里,我认为教学重点除了了解南北极冰山的特点。更重要的还是使学生了解一般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第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读中质疑,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以分组讨论法为辅,师生在讨论中解疑。师生站在对等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的解读,尊重学生情感和认识。

  第三,说教学过程
  我预设了以下几个环节
  1激趣导入,揭出课题。首先做自我介绍,出示字谜“说山不是山,此山最奇妙,无土也无石,常在海上漂”。经过同学们的预习,知道了将要学习的是哪一课,教师相机板书“漂浮的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冰山的兴趣,产生了解冰山的欲望。
  2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提出问题,有在水上漂浮的山吗?然后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冰山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冰山。得到答案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进行讨论,看看答案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也可以辨论一下,看谁的答案更准确。
  并随机板书:冰山的危害,身高,外形,漂流。
  我对这个环节的设计理念是,四年级的学生,不但要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还要学会聆听和欣赏别人的精彩之处,取长补短,真正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
  3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A因为冰山对我们的生活是很远的,所以我先介绍冰山的知识:海上漂浮的冰山其实是南极或北冰洋上冰盖破裂后,进入海洋的巨大冰块。尤其是南极大陆,中间高,四周低像一个盾。数万年不化的积雪在它上面覆盖了数千米厚的冰盖。冰盖自身的巨大压力使它们不断地向四周的大陆边缘运动。在海边,这些冰渐渐伸入水中,叫作陆缘冰。当它们伸入水中过多时,由于水的浮力,它们会折断,成为一块漂浮在海上的巨冰。这就形成了冰山。让孩子带着好奇,走进冰山。
  对于冰山漂浮的部分,课文安排在了最后一段,我觉得首先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冰山的起源,在逻辑上也更能让孩子们接受。所以随后出示问题,让学生们读后找出来冰山漂浮的句子。在这段描写中,拟人化的语言是重要的特征,在这里,还很有必要重温一下,让学生找出来,读读,并仿写,加深对拟人句的印像。在这段文字的学习中,还有另一个特点,冰山的数量,可以通过寻找具体的词来说明。比如,多得惊人,成千上万等。
  B学习了冰山漂浮的特点之后,就可以转入对漂浮在海上的冰山的危害进行学习了,在学生默读之前,我仍然要出示问题,冰山怎样漂浮的?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呢?对这一段的学习,方法也同上,按照带着问题读---在读中解决---解决后再讨论这个过程。
  这一段的文字中,抓住随波逐流这个重点词,来理解冰山漂浮的状态。可以让学生们说说随波逐流的意思,即随着波涛起伏,跟着海水漂荡。
  关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里举了一个例子。教师作相应的补充,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感叹冰山的顽皮的一面。
  C课文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是重点段,这是这样导入的,这些冰山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却又非常顽皮,总是突然出现,制造悲剧。不过,现在人们利用雷达,可以对他们进行探测,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只有了解冰山,认识冰山,人们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那么,人们对冰山的大小和形状还有哪些了解?默读第四,五两段,思考并讨论,选择你感兴趣的部分给大家介绍。
  学生们读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适当提问,提示重点。比如,学生读到,北冰洋己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南极地区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教师插问,就这么高吗?学生接着读,下同。这一特点的介绍中,出示新的说明方法—列数字。
  在学习冰山的外貌特征的时候,我采取了动笔画的方法。这样,手脑并用,加深了对南北极冰山特点记忆。
  这一部分,作者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南北极冰山的大小和特征。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如果你们就是南北极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冰山,面对走近你们,想了解你们的科考人员们,你打算怎样向他们介绍自己呢?这样做,是通过对比,为了把课文两段的内容综合起来理解,对南北两极冰山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利用孩子们好奇的天性,旺盛的求知欲,通过自学,讨论,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冰山的认识。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要学会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在学习完冰山的特点后,让学生扮演冰山来做个自述,介绍冰山的特点,让学生在介绍中就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真正实现语言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4到这儿,这节课基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学生们认识了冰山,学会了说明文的方法,不过,我认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应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于是,我又对作业进行了设计,两个作业,可以选择一个来完成。神奇的大自然,可爱而又顽皮的冰山,我们只有理解它们,认识它们,才能更好的掌握它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寻找更多冰山的知识吧,来和大家分享。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的东西,如文具盒,钢笔,玩具,使用今天学习的说明方法。这样布置作业,即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以致用,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第四,说板书设计
  我对这节课的板书力求简洁精要。中间书写课文的题目,下面部分,左边写出冰山的几个特点,右边写出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漂浮的山》进行的说课,当然,和每个课堂一样,只是精心设计的预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成,我也会随之调整,让它更适合教学要求的需要。谢谢大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必须去》说课稿
《小鱼的梦》说课稿
《陈毅探母》说课稿
《端午粽》说课稿
《南极风光》说课稿
《别人的妈妈》说课稿
《家是什么》说课稿
《聪明的牧童》说课稿
《打碗碗花》说课稿
《矛与盾》说课稿
《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理想的翅膀》说课稿
《高山流水》说课稿
《池塘边的叫声》说课稿
《荷叶圆圆》说课稿2
《荷叶圆圆》说课稿
《棉花姑娘》说课稿2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2
《咕咚》说课稿
《编写故事》说课稿
《修改我的习作,换个方式表达》说课稿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稿
《歌声》说课稿
《太阳的话》说课稿
《蜘蛛开店》说课稿
《军需处长》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小蜗牛》说课稿
《太阳的颜色》说课稿
《漂浮的山》教案3
《漂浮的山》教学设计2
《漂浮的山》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