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妙极了”与“遭透了”》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27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儿子的第一首诗,父母是怎样评价的,思考为什么有这两种相反的评价,体会这两种不同评价对儿子的巨大影响。
   3. 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理解描写儿子如何看待批评与赞扬的句子,懂得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批评与赞扬。

  教学准备
   1. 课文插图(或课件)、录音磁带。
   2. 学生准备:
    (1) 用词典查不明白的生词。
    (2)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材简析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的批评和赞扬,你知道批评和赞扬对于成长中的我们都是必不可少的吗?你是否想过该如何对待别人的肯定与否定?《“妙极了”与“糟透了”》这篇课文中的故事一定能给我们许多启示。8岁时,“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妙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透了”。妈妈的评价让我非常骄傲,而爸爸的评价却让我难过得哭了起来。成年后,“我”成为一位作家。“我”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同评价对“我”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体会到是父母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批评与赞扬,“我”为同时拥有不吝赞扬的母亲和直言不讳、严格要求“我”的父亲而深感庆幸。
  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这些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课文里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体会对儿子的第一首诗,父母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难点是体会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面对赞扬和批评。
  建议本课用1~2课时完成。

  解读与提示

  * 课文的题目把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容易激发阅读欲望。因此,可从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 让学生熟读课文,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引导学生精读。

  * 第1~14段:精读童年这部分,可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的语句,弄清: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妙极了”是母亲的评价,这句评价感情色彩强烈,母亲看到8岁的“我”能写诗,借此机会,赞赏“我”,鼓励“我”。“糟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理性地看待诗本身的质量。在这里,父亲说的“糟透了”,可能是想给孩子一些警告,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把握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如学生能体会到父母的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教师应加以肯定。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直截了当:(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这里指父亲的评价简单、爽快而明白。

  * 固执:古板执著,不肯变通。

  * 第15~17段:
  第15段:几年后,“我”重新读那首诗,发现“它果真写得很幼稚”,“我”将自己的小说拿给爸爸看,这些都说明“我”已认识到爸爸的评价是对的。
  第16段:成年后“我”成为一名作家。“我”庆幸自己有不吝赞扬、精心呵护“我”自信心的母亲,又有严格要求“我”的父亲,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肯定”与“否定”。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可抓住这一词语引发学生思考:“我”庆幸什么?“我”为什么庆幸?

  *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一是因为“我”有个常常鼓励我、赞扬我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和自信;二是因为“我”还有一位严厉的父亲,他的批评和教育,使我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获得更大的进步。

  * 作者体会到父母教会了自己如何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批评”与“赞扬”。正确的态度是:第一,在面对批评时仍然要勇往直前;第二,在受到赞美时绝不能骄傲自满。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一个长句子,要让学生多读几遍,联系全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将句子抄写在摘抄本上。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 第17段:读课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思考并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赞扬和批评?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跋涉:跋山涉水,形容旅途艰难。

  * 课后第2题:帮助学生理解妈妈和爸爸的不同评价对我的成长都是必要的,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适时指出学生认识中的不足,但不必强求统一的答案。

  * 课后第3题:结合课文的学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抄写,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 选做题:这道题的设计意在对课文的学习做适度的拓展延伸,将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建议教师在学完全文后处理,也可以此为主题开展班队活动,或作为课外作业完成。学生可以口头演讲,也可选择将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妙极了”与“遭透了”》ppt课件3
《“妙极了”与“遭透了”》ppt课件2
《“妙极了”与“遭透了”》ppt课件1
《“妙极了”与“遭透了”》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