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阴县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3-28 |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代,玄言诗以嵇康为代表,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而山水诗则以谢灵运为代表,谢灵运是东晋大将谢玄之孙,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当陶渊明与王朝诀别,归去作“老农”时,谢灵运却卷入了刘宋王朝之争。他在王朝失败了,便向山水倾吐郁闷,在山水中拾起在王朝里失落的抱负,不能立法治国,就用格律写诗,用格律的法度来看山水,用一种形式化的美的理念来经营山水。用治国的手段写诗,尤其用来写山水诗,就像给马套上笼头和鞍子一样,他尝试着给诗套上格律,格律好比王制,他不能治国,就治诗。 陶渊明的诗,汉字跟着思想感情走,有节奏,有韵律,形式上大体整齐,很自由,随着汉字运动的自然属性行进。谢灵运的诗,汉字首先要满足格律化的要求,让思想进入格律,使格律成为思维方式,不光为诗的形式立法,还为思想建立诗性的框架。也亏了这位“始作俑者”,居然发现汉字像中国人一样经得起敲打,很容易格律化。在王朝,他是失败者,在诗的王国里,他要成为统治者。将汉字赶进格律,列成仪仗队,向他行礼,形、音、义都要对仗,对得整整齐齐,如一刀切,这还不够,还有字要雕琢,要雕得玲珑剔透。他是怎样用格律来治诗呢?且看他《登池上楼》:“……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qīn形容山高)。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人是政治动物,政治一失意,生理上就会有反映,“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他病了,卧在家中,“衾枕昧节候”,卧久生厌,转而思动,于是,“褰开暂窥临”。倾耳一听,绿水波澜好送音;登楼一望,青山迢迢来接迎。只是远眺一下,心胸便开了,连天气都变得好起来,“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青春阳气上升,阴气渐已下沉,春天已来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到这里,出了神来之笔,没有了写的痕迹,如果是陶渊明,不足为奇,可在谢诗里,诗眼融化到自然中去了。“池塘生春草”,连一点描写都没有,更不用说雕琢的痕迹了,那就是存在本身。如果还要说一下,也就只能这么说了,写是写不出来的。谢灵运说,此句从梦里中来。 他的诗眼,从远方的山和海收回来,回到眼前的池塘。山和海,都是远怀,对他而言,都可望而不可即,他喜欢自己能把握的存在,而池塘,就在脚边,属于他。海上生明月,一定很美,可那美对于他的当下来说,还是“无”,而“池塘生春草”就在身边,那是“有”,可以任他格律化,但此句自然而然,还来不及捉住它,就在梦里入诗了,梦是没法儿格律化的。那句“园柳变鸣禽”,稍稍迟了一步,就被他捉住雕琢了一把,意境虽好,但终非造化,寂寞了一冬天的孤 | |
| 标题: |
湖南省湘阴县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32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