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下 >>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3-2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丝不苟”“康复”这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体会婵德拉的聪明才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应以自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能够掌握生字、理解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自读的情况,互相交流、讨论,体会婵德拉的聪明才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激发学生对婵德拉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调动学生当一个聪明的人积极情感因素。
  重难点、关键
    了解婵德拉是怎样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治好大象的病,并为村民从王公手中要回自己耕作过的土地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聪明的孙膑、机智果断的船长、机灵的小鹿,这节课,我们要到印度去认识一个聪明的小姑娘。(教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
   3.教师导入新课:作者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写了这个聪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巩固旧知,教师指导题目,导入新课,使学生指导课文讲的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婵”“匙”“傻”是卷舌音,“赐”“仓”是平舌音。“汤”是后鼻音。
      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点,写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横。
    (2)再读课文,巩固认读。
   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解答疑难。并在集体的交流反馈、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检测学习的情况,巩固对本文生自新词的认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三、学生熟读课文,复述故事
    (通过复述的联系,将文本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复述几遍。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án rǎn tiān mǎn chéng nuò gēng dì
    ( ) ( ) ( ) ( )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
    抚慰:
    慷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故事讲一讲。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棋盘。
  教学准备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2.听写
    允许汤匙填满承诺耕作嘲笑抚慰
   3.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位聪明的姑娘婵德拉,知道她是怎么帮助村民要回曾经耕作过的土地。
  二、研读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
   1.教师导读:婵德拉是个聪明的姑娘,课文列举了一个什么事例?
   2.指名反馈。(婵德拉帮助王公治好了大象的病。王公要给她报酬,婵德拉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帮助村民拿回了自己曾经耕作的土地)
   3.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婵德拉运用的是什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对仆人们在棋盘格子里放米的经过,说一说)
   4.教师导读:按这样的放米方式,当放到最后一个格子的时候,婵德拉能够拿走王公多少米呢?(指名找出婵德拉说的话来解答)
    “假如算到棋盘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
    (1)教师拿出棋盘: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在这个棋盘的格子上放米,能放这么多米吗?(没有)是呀,谁也不会想到,王公没有想到,村民们也没有想到。
    (2)引导学生找找当大家听到姑娘提出的报酬时的反应。(学生找出后,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村民们听了直摇头。”
      “王公则暗自高兴。”
    (3)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此时村民们会想什么?议论什么呢?此时的王公心里是怎么想的?
    (4)教师小结:是呀,大家都认为姑娘很傻,其实只有小姑娘是最聪明的。她用自己的聪明不仅把王公的大米全运走了,还帮助村民拿回了曾经耕作的土地。
   5.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你想对婵德拉说什么?(表达自己对她的敬佩和赞叹)
   6.教师:通过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我们体会到了婵德拉的聪明。你觉得婵德拉还是个怎样的姑娘呢?
   7.学生自由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品文中有关的句子。
    婵德拉还是个的姑娘。(善良、喜欢大象、喜欢数学、观察仔细、一丝不苟)
    教学建议:
    (1)指名完成填空。
    (2)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了解开篇写婵德拉喜欢大象、喜欢数学的故事的原由。
      (尊重小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说中理解,在读中充分地体会作者流露出在文中的对婵德拉还是个小姑娘的敬佩和赞叹,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总结全文,教育学生
   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
   2.指名反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善良、观察仔细、一丝不苟、善于思考、肯动脑筋……)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聪明的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燥()蔚()潮()期()
    澡()慰()嘲()棋()
  二、写词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慷慨--()抚慰--()嘲笑--()

  板书设计
                20 印度王公的大米
                 婵德拉聪明、善良

  课后练习解答
  2.提示:王公每年让大象把村民们的米运到王宫里。这样,非但村民们辛勤的耕耘没有结果,大象也很辛苦。我要让大象不再辛苦,要让这里的村民们都能够得到自己辛勤劳动应得的报酬。别看这格子小,它能把王宫里所有的米都运走,这样我就可以出这个为条件,让王公把地还给村民,并减少赋税。
  3.提示:正因为婵德拉她喜欢大象,当她看到大象病重的时候,才会主动提出给大象看病,当王公要她提出报酬的时候,她会第一个想到大象,想到大象每年从村里运走成百上千袋大米。正因为婵德拉喜欢数学,她对数学才会有研究,她才能想到运用数学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报酬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杵成针》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2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2篇)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2
《海的女儿》课堂实录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说课稿2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3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4
《巨人的花园》知识点梳理
《巨人的花园》表格式教案3
《三月桃花水》说课稿2
《天窗》说课稿2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四年级下《乡下人家》说课稿4
部编版四年级下《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点小结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点小结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