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3-22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人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讲人性是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人为什么要修身的问题;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修身,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境界论是关于追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理论,它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途径,最终目标是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当一个人的修身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时,就会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对身外之物,则“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在得失之间顺其自然。当一个人修身到挣脱物欲的束缚,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也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与做人统一起来,做官讲官德,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非常注重修身之道,认为树立并保持一个人的形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义利统一作为治国的伦理准则,以任人唯贤作为治国的关键环节,以民本文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关系治国遵循什么样的伦理准则问题。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以道义为重,使治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伦理准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还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成吏治之道。在用人之道上,主张任贤选能,认为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治国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讲治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民为本,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民本文化。民本文化主张国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应爱民、重民、宽民、足民、富民,通过对民的治理,实现社会稳定,从而达到长治久安。 平天下,是修身、治国的最终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实现世界大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讲的“天下”,意在普天之下,也就是古代意义上的“全世界”。梁启超讲“中国则于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而其理想固以全世界为鹄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讲“平天下”的含义有三个层面:第一是指天下公平。《礼记•礼运》中论述“天下为公”,黄宗羲谈到“天下之大公”,王夫之也论述“天下之公”,都是指天下公平。第二是指天下均平。《礼记•乐记》中阐发“平均天下”,朱熹认为“平天下,谓均平也”,赵南星谈到“齐治均平”,都是指天下均平。第三是指天下和平。《礼记•乐记》讲“天下皆宁”, | |
| 标题: |
湖南省郴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 文件大小: |
32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