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教学反思 >>
《沉香救母(二)》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2-17


 
  这是一个生动的民间神话故事,深受学生喜欢,曾被拍摄成动画片。所以对于故事情节来说,孩子并不陌生。相反,在导入课文是正是要防止学生的自以为是的情绪,觉得我早就知道。因此,教师要学生明确,今天我们不是看电影,也不是讲故事,而是要来学习作者如何用文字将生动的神话故事——《沉香救母》演绎出来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引到语言文字上来。这是决定这篇课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不然,教学结束,很有可能学生仍然沉缅于生动的故事情节,停留于动画片中肤浅的对话形式。
  我们常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可学生是活的主体,正因为这样,所以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而这派生出来的问题如果能够注意生成的话,就很可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从而有“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
  我在教《沉香救母》二时,根据教案,我让学生自由读完第三自然段: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说:“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沉香看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不知是这个问题设计的太过笼统还是要求过高了,学生的回答不尽如意,就在这时,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沉香才8岁,为什么他的爸爸是苍老的爸爸?”应该说他的回答滑离了所提问题的轨道,可就是他的回答改变了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因为我想到了教学语文应在读中悟,悟中读,所以我怀着尝试的忐忑心情,让学生先回答了高成栋的问题,有学生说因为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爸爸很操劳,所以苍老了,也有学生说爸爸常常思念妈妈,心里很难过才会这样的……学生的回答消除了我的惶恐,我就请学生根据“默默”一词说说自己的理解,还让学生谈了对“攥紧”一词的体会,学生说的头头是道,跟刚才的沉闷判若两回事。
  而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更是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在本课教学中,在理解“再三”和“告别”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沉香和爸爸,练习对话。通过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借助形象,使学生对“再三”和“告别”有了深刻的认识。
  上完课,我还久久地为学生能有如此的理解骄傲,也为自己惭愧,如果没有学生的“误打误撞”,这将是堂失败的课。
  我对自己说,永远别小看你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你灵感的激发者,是你工作的改良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沉香救母(二)》课文原文阅读
《沉香救母(一)》课文原文阅读
《沉香救母(二)》ppt课件1
《沉香救母(一)》ppt课件3
《沉香救母(一)》ppt课件2
《沉香救母(一)》ppt课件1
《沉香救母(二)》教案3
《沉香救母(二)》教学设计2
《沉香救母(二)》教案1
《沉香救母(一)》教学设计2
《沉香救母(一)》教案1
《沉香救母(一)(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