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东方之珠》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2-27 出处:陈虹的blog


《东方之珠》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成的词语,理解“倾听”“舒服”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浅水湾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感觉舒服的原因。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结合课文理解“倾听”“舒服”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浅水湾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感觉舒服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说资料。
师:今天学习14课(读题):东方之珠。我知道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这篇课文的资料,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注意说明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
生1:我知道“东方之珠”是人们对香港称呼。因为香港是亚洲最大的旅游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我是从网上收集到的。
生2:香港盛产香叶,被称为香海、香港。这是我从爸爸带回的香港旅游地图上看到的。我还知道香港是由香港岛、新界、九龙和离岛四个部分组成。
生3:我收集到香港人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建设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爸爸告诉我的。
生4:鸦片战争时期香港被割让给英国,1997年回归。英国靠侵略统治香港整整150年,这是中国人的耻辱。这是我在图书管里查到的。
生5:香港有许多名胜,有万佛寺、太平山顶、香港会展中心、浅水湾、海洋公园、香港公园等。我打电话问去过香港的叔叔得知的。
 
【点评:交流收集、了解到的课外资料,注意应简明扼要。这样旨在让学
生对香港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切勿变成繁琐的说话练习。在交流中还要特别注重了解学生资料的来源,以此促进更多的学生以更丰富的途径进行更广泛的课外收集。不为收集而收集,而为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服务。】
 
师:没想到大家收集到这么多资料,有些内容连老师都不太清楚。老师搜集到一段介绍香港的录像资料,想不想看看?
生齐:想!
     (欣赏录像,配歌曲《东方之珠》)
 师:(深情描述)哎呀,同学们,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课文用很简洁的语言对香港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描写,让我们到文中去看一看香港。
二.读课文。
师:先把课后生字词的音读准;接着将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师:读完一遍了,能形容一下你对香港的初步感觉吗?
生1:我觉得香港非常美丽、迷人。
生2:我感觉香港很繁华,很好玩,我都想马上去那里了!
师:带着这感觉轻声读课文,看写了香港哪几个地方让人觉得美丽、繁华?
生1:香港的海洋公园真有意思。
生2:香港浅水湾的沙滩真是迷人。
生3:香港的街市很繁华。
生4:香港有迷人的浅水湾沙滩、好玩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
师:这句话跟文中的另一句话说得意思很接近,有谁能迅速找出来?
 生:是课文最后一句: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朱”!
师:你找得真快!真想找一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谁愿意?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就先到浅水湾的沙滩上走走、看看。去之前,我们先看看与浅水湾沙滩有关的部分生字。(出示生字)
   (认识生字词)
三.聊生字。
师:看着这几个生字,你觉得哪个面熟呢?在哪里见过?也可以说怎么记住。
生1:我在墙上看到有一则告示,上面写着:禁止倾倒垃圾。
生2:我想到比萨斜塔是倾斜的。
师:课文中和“倾”有关的是什么词语?
生:是“倾听”。
  师:“倾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老师请大家听一种声音,请你说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然后你就一定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播放海浪冲刷沙滩的声音,注意音量要低。学生听。)
 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1:我听见了飞机飞行时的声音。
生2:我听到的是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
生3:我好像听到了海滩的声音。
   ……
 师:看来大家听到的声音各不相同,不过,你听见的是什么声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听的过程中是怎样听的?说一说。
生1:我刚才是认真听的。
生2:我刚才是专心听的。
 师:其实你们刚才听的过程就叫“倾听”,还可以怎样理解这个词?
生3:“倾听”还可以说是专注地听。
生4:还可以说是仔细地听。
生5:可以理解成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
   ……
 
【点评: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决不能局限于从字典中抠出个片言只语,要
力求让学生将对词语的理解轻松地、深刻地吸收。与其说上面的这种方法是由老师创设一种情境,学生交流理解,不如说是被老师点燃了学习欲望之火的学生间一段思维的灵动、碰撞与交融。】
 师:再看看其他几个字,有什么可以说说的。
生1:看到“浴”字,我想到“沐浴”,就是洗澡的意思。
 师:你洗完澡会有什么感觉?
生1:我洗完澡会觉得身上很干净,也觉得很舒服。
 师:我们待会儿看看课文里的“沐浴”是怎么回事。
生2:看到“浴”字,我想到布谷鸟在山谷里洗澡。
生3:看到“浴”字,我想到小稻谷需要浇水才能长好。
 师:你们记住“浴”字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想象力,相信一定记住了这个字。大家看看“舒”字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舒服”这个词是指人感觉很好的意思。
 师:哦!那大家读读这个词体会体会。
   (生读“舒服”。)
师:好像没怎么体会到嘛!再读一遍。
   (生再读“舒服”。)
师:有一点儿了,再来!
   (生再次读“舒服”。)
师:嗯,更舒服了!不过,刚才大家只是通过变化读的声音高低来表达。文中的人们在浅水湾的沙滩上是因为什么觉得“舒服”呢?认真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结合自己体会最深的词语、句子来谈。
(生读第二自然段)
四.谈理解。
生1:我觉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让人舒服。因为那些被太阳晒得暖乎乎的沙子踩上去非常舒服。
 师:你怎么知道那里的沙子是被太阳晒得暖乎乎的?
生1:因为那里阳光和煦,指的就是阳光很充足,很暖和。
 师:你很会读书,知道联系前后的语句体会意思。
生2:作者在沙滩上走着一定觉得很舒服,因为他是在漫步。“漫步”指悠闲地走着。
师:“漫步”还可以怎么说?
生3:“漫步”还可以说是在无忧无虑地、心情很放松地散步。
生4:我觉得作者在沙滩上是悠闲自得地在走着。
 师:你们说的都很准确。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生5:我想人们倾听浪涛拍岸的声音,一定很舒服。因为浪涛涌上岸来,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巨大的声音,让人听起来觉得很有气势。
生6:我觉得李梦琪说得不恰当。这里的浪不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因为这里“浪平沙细”。就是说浪很小,沙滩上的沙也很细,发出的应该是“沙━━沙━━”的声响,很动听。
 
【点评:生6能做到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课文,是她在课堂上善于捕
捉信息的能力体现,同时也是对我们的点醒: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注意评价的时机,更要注重评价的功效。老师曾表扬生1“你很会读书,知道联系前后的语句体会意思。”这是对生1的肯定与鼓励,这也是对其他学生的要求与希望。】
 
生7:我同意梁妍说的。我想那声音听起来一定像优美的钢琴曲。
 师:哦!浪涛拍岸的声音在你听来,竟觉是优美音乐,你真会享受生活!
生7:老师,我想通过朗读再来体会这句话。
 师:可以。
   (生读这句话。)
生8:我觉得“沐浴着轻柔的海风”,会让人觉得舒服。因为海风轻轻地吹在人
脸上,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着,会觉得很舒服。
生9:我觉得那种感觉可以用“陶醉”来形容!
生10:人被清新、柔和的海风包裹,像热乎乎的水浸着我们的身体一样,就像在沐浴一样觉得舒服。
 师:说的好极了!你们看海风也可“沐浴”。
生11:我还觉得海风会吹去人们身上的灰尘和疲劳,让人舒服。
 师:为什么?
生11:因为书上说“每逢节假日,人们就结伴来到这里”。说明人们已经工作、劳累了一个星期了,到这里来放松、休闲。
 
【点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这种自主的方式进行学习,是建立在有了一
定类似学习基础和体验的前提之上的。这样可以摈弃部分繁琐的问答过程,节省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无形中便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久而久之,学习效果也将得到提升。】
 
 师:你读书时很会动脑筋。
   同学们,人们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会觉得━━
生齐:舒服!
 师:沐浴着轻柔的海风,会觉得━━
生齐:舒服!
 师: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会觉得━━
生齐:舒服!
师:三种舒服加在一块,那真是━━
生齐:舒服极了!
 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段课问,体会在这沙滩上的感觉。
   (生练读体会。)
   (配乐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看图欣赏。)
(全体有感情齐读。)
五.激想象。
师:老师总觉得漫步沙滩、沐浴海风、倾听声音是大人们来到浅水湾的做法。如果你来到这里,会干什么?
生1:我会立刻冲进大海的怀抱,去游泳、嬉水。
生2:我会在沙滩上无拘无束地奔跑,和小朋友追逐、嬉闹。
生3:我会躺在细细的沙子上,让和煦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享受那种温暖而舒服的感觉。
 师:阳光照在身上,给你感觉温暖而舒服,也可用我们刚学过的一个词。
生3:叫“沐浴”。也叫日光浴。
生4:我会在沙滩上挖一坑,躺进去,用沙子将身体盖住,留一个脑袋在外面,看在我眼前来往的人们。
师:有点调皮,不过会让人觉得很可爱。
生5:我会用手指在沙滩画画,画鱼、海龟,海水冲上来,把画抹平,也好像把我画的鱼、海龟一起带到大海。
 师:很富有诗意和童话的色彩。
……
师:同学们,我发现你们在沙滩上的行为好像更有意思。下面,就请大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让大家来分享你在沙滩上的快乐与舒服。
 
【点评:想象的空间属于孩子。在深入理解、体会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还
想象于孩子,并非脱离文本的轨迹。相反,这样能更好地升华学生对此情其景的感与悟,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这里的沙滩,从多角色去感受这里的舒服!】
 
六.练写话。
出处陈虹的blog资料
1 《东方之珠》教学实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东方之珠》说课稿
《东方之珠》课文原文阅读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
《“东方之珠”》说课稿
《东方之珠》ppt课件4
《东方之珠》ppt课件3
《东方之珠》ppt课件2
《东方之珠》ppt课件1
《东方之珠》课堂实录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2
《东方之珠》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