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
|
作者:15934649968 上传者:15934649968 日期:15-11-30 |
记叙文的阅读
考查形式: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应试对策:记叙文有人物线索,事物线索,感情线索,事件线索,(中心事件)时间线索等(记叙文的顺序一般可以为:顺序,倒叙,插线,补叙)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表达方式
考查形式:直接考查某个句子或者某个段落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应试对策:表达方式如下:
1记叙(一般是陈述句-------又叫叙述。)
2议论(见解,主张)
3说明(介绍知识)
4抒情(谈论感情)
5描写(刻画)。
考查形式: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
应试对策:方法及格式如下。
1心理描写:形象生动的反映出人物的XXX思想,揭示了人物的XXX性格或
者XX品质。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作用:渲染XXX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XXX情感,预示人物的XXX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B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XXX时代背景,渲染XXX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考查形式: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文中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应试对策:展开描写。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
表现手法
考查形式: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应试对策:掌握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1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2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及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人称代词的作用
考查形式: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
应试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用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
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2考查形式: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后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什么什么题,总结全文,深化什么什么中心;
首尾呼应。
2内容及中心的概括。
考查形式: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
对策:(1)文章标题法-----(写了什么看标题);
(2)叠加法(把文章各段大意连贯起来综合概括)
(3)六要素法: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让学生概括主旨
对策:方法1:看题目,对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xxx的故事(事迹,
经过等),表现了(赞扬,揭示了)xxx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xxx的感情。
强调三个部分:1写了什么2怎么写的3为什么这样写。
语言赏析
考查形式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
a(动词,形容词)--把事物说的准确生动行象具体。
b成语:为文章增添色彩。
2把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赏析句子
对策:了解语言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1修辞之美:a(比喻,拟人):生动行象地写出xxx事物的xxx特点。
b(对比):将xxx和xxx作比较,突出xxx的特点。
c(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2句式之美: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
3哲理之美: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给人以启迪教育。
4动词:动词之美。
附:词语的鉴赏及效果如下:
生动 形象 具体
准确 传神 贴切
+内容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