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抛弃学问》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0-01 |
1 《不要抛弃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针对性强,用语得体,有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2、学习本文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2、理解文章内容,写出有特点的毕业赠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不要抛弃学问,树立终生学习观。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并在阅读中感悟 “不要抛弃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终生不要抛弃学问。 2、学生能够写出有特点的毕业赠言。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可采用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教学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那些花儿》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3 分钟) 1、出示教师的毕业纪念册,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是老师的毕业纪念册,里面有我的老师和同学送给我的毕业赠言,其中包含了他们对老师的美好祝愿。有的祝老师能够继续深造;有的祝老师工作顺利;还有的祝老师天天开心。同学们,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临近毕业,同学们往往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而“毕业赠言”正好为大家提供了一 2 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示感情的平台。在即将毕业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先生给学生的毕业赠言——《不要抛弃学问》,看看大家会有怎样的启示。 2、揭题、读题 《不要抛弃学问》这篇文章是胡适先生1929 年在中国公学18 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二、走近作者(2 分钟) 胡适(1891.12—1962.2),字适之,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做事,严肃做人”的做人之道。
三、读悟结合,理清层次(10 分钟) 1、检查预习,这些字音你能读准吗? zhū tài zǔn zhù 诸 位 淘 汰 撙 衣 节 食 铸 器 2、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 3、学生讨论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教师进行点拨: A、你认为胡适这篇《不要抛弃学问》的主题是什么? B、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几部分内容? 4、师生共同梳理,理清层次。 第1 段:提出赠言,揭示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 第2 段:论说学问的重要性。在这段中,能凸现全段的主要意思的句子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第 3--6 段:提出怎样做学问。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总分式,就做学问表达的看法是: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第7--9 段: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与祝愿。 提出赠言→论说学问的重要性→指出怎样做学问→表达希望与祝愿
四、讨论探究,理解文章内容(12 分钟)
1、引导质疑,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总结。 (“学贵有疑。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A、为什么不能抛弃学问? 3 (少年一去不复返,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就来不及了;三五年不学习,就会被后来少年淘汰,到那时想补救就来不及了。) B、怎样做学问? (主动创造条件做学问;抓紧时间做学问。) 板书: 创造条件 珍惜时间 C、让学生在为3--6 段分层的训练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体会这部分“总分”式的结构方式以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谈启示。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学习的理解和体会用自己的话组成能浓缩全文内容的警句。 (抛弃学问便是毁了自己;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境遇都不要放弃学问;学习要趁年轻,要珍惜时间,多做学问。) 3、积累类似的名言警句: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白发方恨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4、请你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以理服人)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五、拓展延伸(15 分钟)
1、真情告白:在毕业之际,写下对你的母校、老师或同学的赠言(50 字以内)。
2、鼓励最先写完的同学上台,声情并茂的演说。
3、讨论毕业赠言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格式和要求是什么?(内容:可以写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等方面的内容。格式:称呼 正文 署名。要求:主题——健康向上;感情——真诚贴切; 语言——生动简洁。)
六、课堂总结,提出美好祝愿。(3 分钟) 师:亲爱的同学们,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没有谁能够不学习,还能在竞争中生存的。学习是终身的,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希望大家铭记胡适先生对大家的寄语“不要抛弃学问”,希望大家能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祝同学们将来都能够享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播放音乐《明天会更好》) 无论走到哪里 记住你们曾经是三年的兄弟姐妹 记住尽可能帮助他人就是帮助你自己 4 得意时 不要忘记告诉大家,让我们与你同乐 失意时 不要忘了你身后的我们,还会帮你度过难关 宽容,平和,乐观,向上,是我对你们的期望 最后让我衷心地祝福你们: 祝愿你们中的每一位 健康 快乐 成功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真情告白:在毕业之际,写下对你的母校、老师或同学的赠言(对课堂上的练笔进行修改加工,鼓励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今后的学习就像山路一样坎坷,你不要被困难打倒,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
【板书设计】 不要抛弃学问 胡 适 不 要 创 造 条 件 抛 弃 学 珍 惜 时 间 问
【课后记】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