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蜀鄙之僧》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9-28



  一、教材分析
  《蜀鄙之僧》是一篇文言文,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文章讲述的是蜀鄙之贫富二僧皆欲往南海,最终,贫者至而富者未至的故事,寓意志向坚定,付诸于行动,即使客观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功。
  故事情节主要用人物对话来展开,蜀鄙二僧的对话洗练而含蓄。富者言语中充满了怀疑与轻视,而贫者的一个“足矣”,把他的奋斗精神,以及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的意志表现了出来。“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经过一笔带过,语言简洁而富有想象。
  文章主要阐明天下事“为之”方能成功的道理。学生依托“注释”和“大意”理解文意相对不难。因此,教学中坚持“诵读为线,释意为珠”的策略,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为之”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理解文言词汇,理解句意、文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志向坚定并付诸于行动才能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句意、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解题,学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就请清朝一位名叫彭端淑的老先生用文言文给我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蜀鄙之僧。(大屏幕出示课题)
   2.看题目,你能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讲的是什么人的故事?
     解释课题,板书“蜀鄙之僧”
     (蜀,指四川;鄙,这里是指偏远的地方,僧,指和尚。)
   3.“蜀、鄙、僧”是这课要求掌握的三个生字,请大家拿起笔在书上工工整整写下来。
  (二)通读,知古语之意。
   1.自己试着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要求把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2.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学生读音和对古文言词语的理解,随机正音和释义。如“语”的读音yù,
     “恃”、“钵”的释义等(并将该字至于语言环境中练读)。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练读,教师巡视并指导。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子何恃而往?子何恃而往!(简单提示问号和叹号语气的不同)
     吾一瓶一钵足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多音字读准),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yān)。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zāi)?
   3.学生齐读。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悟读文言文的技巧。
     (文言文用字简洁,慢读才能好好体会,所以我们读文言文语速要慢,停顿要恰当)
     结合释义、教师和学生对读,学生和学生对读,引导学生读通语句,读准节奏。
   5.指名通读课文,概括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学生用现代文概括文章大意后,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我们读书,发现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的意思却用这么长的白话文来说明,可见文言文的精练啊。
     你能不能也试着用文言文来概括这个故事呢?出示:
     此文讲蜀鄙有贫富二僧,皆,终,贫者富者。
     (学生用文言填空不太容易,教师可以做适当提示:课文讲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注意从书中找出有关句子。此设计意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认识现代文与古文的区别在于语言简练。)
     板书:贫者
        至
        富者
        未至
     过渡:好文不厌百回读,文章需要细细品啊,我们再读读课文,相信大家会读出古文里的味道。
  (三)品读,悟文章之情。
     故事很简单,二僧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和做法却截然不同,同桌分角色读读课文体会体会,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1.学生练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遍:两个同学分角色对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二遍:老师读富者的话,一人读贫者的话。
      注意体会“子何恃而往?”和“子何恃而往!”所包含的富者的怀疑与轻视的思想感情。
      第三遍:老师读贫者的话,全体读富者的话。
      体会“吾一瓶一钵足矣。”引发学生的想象,体会穷和尚的内心想法和坚定意志。
    3.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认识到蜀鄙此二僧不光是“一贫,一富”,更是“一有志,一无志”、“一勇敢,一怯懦”、“一坚定,一犹豫”、“一敢想敢为,一只想不做”……
     引读(学生齐读):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4.思考: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了这两位都想去南海的僧人,为什么富者没有实现,贫者却实现了呢?你想说些什?
     (有志者事竟成,不但要立志,还要行动……)
    5.齐读课文。
  (四)拓展,寻古人之迹。
    1.文言心声、文如其人,好的文章光照后人,也必然折射出作者自己的影子。下面我们读一读有关彭端淑老先生的资料,看能不能找到“蜀鄙之僧”的影子。
     资料:彭端淑年少时,苦读于翠笼山紫云寺,五六年不曾下山,甚是勤奋。为官时,初到粤(yue)东,遇积案3000余件,他立即调集各州县案卷,会同幕僚开诚布公,明断有声。不一月,全部案结,吏(li指官员)民无不惊佩。
    2.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老先生啊!彭老先生还给后人留下了一段非常经典的启示:
     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学生自由读句。
     (老先生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人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行动,就是去“为”。)
     学生齐读句。
     教师板书:为
          不为
     教师总结:同学们请记住今天认识的贫者,请记住彭端淑老先生,请记住老先生的名句。学生大声朗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五、板书设计
                     蜀鄙之僧
                 贫者   为   至
                 富者   不为  未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蜀鄙之僧》ppt课件3
《蜀鄙之僧》ppt课件2
《蜀鄙之僧》ppt课件1
《蜀鄙之僧》课堂实录
《蜀鄙之僧》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