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上 >>
《鞋匠的儿子》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8-28


一、板块一:导入,学字词

★体现意图:学一篇课文,要学积累

1.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学生读题。见过鞋匠吗?和擦鞋的是一样的吗?

【教师不提的话,学生真的会有疑义】

2.看这个“匠”字,专门做鞋子的叫——鞋匠;专门种花的叫——,专门造房子的,专门教书的……

【一字开花,低年级常用,这种把意思理解与积累运用结合起来的组词,能帮助学生以一串十,归类记忆,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训练。】

3.学一篇课文,就要像用“匠”组词一样,要学积累。

4.预习过课文了吗?来听写词语。请出两名学生,上黑板,每人写三个,不会写,可以抄语文书。

第一组词语:优越、尴尬、傲慢   第二组词语:羞辱、静默、赞叹

5.讲评反馈,重点关注“尴尬”一词。

【这个词是一个易错点,事实证明,课堂上无一生写对,反复强调,甚至让学生当堂订正两遍,有必要。】

6.读词,关注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意思。

出身优越,相反的,可以说出身贫寒、出身卑贱、出身低贱……

师强调:学到一个词时,要想到它的反义词。

尴尬——反义词?自然、自在,师:给你一个词:潇洒

傲慢——反义词?谦虚、谦逊,师:比谦虚还要谦虚,谦虚到了极点,那是——谦卑

羞辱——反义词?赞叹、赞美、赞赏、赞扬,师:还不够本质,那是尊重、尊敬

静默——反义词?吵闹、喧闹

赞叹——反义词?贬低、嘲笑、侮辱

师小结:学词语,要善于积累,会读,会写,会理解,从反面意思来理解。

7.词语归类:所有这些词语都用在谁的身上?生:参议员(板书)

8.师再次强调:课文中的词语要善于积累,学会归类。

【此段教学很扎实,也很灵活,它调动起了学生的已有积累,信息量大,思维强度大;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理解得深入、全面;还进行了词语的归类,提示了联系;实现了和下面教学的无痕对接。】

 

二、板块二:读文,学概括

1.课文读过了吗?会读了吗?读熟了吗?有问题吗?课文写了什么?

2.生交流,师帮助,概括出了两件事:化解羞辱、化解分裂

3.小结:课文读懂了,还要学会概括,要准确、简要。

【连环炮式的一个个小问题,学生回答几乎不假思索,所提的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学语文的惯性思维,但是,教师所要强调的,是这最后的猛然一问,是一声反问或追问。学法指导渗透其中,尤其是在学生概括不简要、不准确的情况下,体现教师“帮助”与“引导”的过程】

 

三、板块三:感悟“伟大”

1.自读第一件事,思考:林肯最伟大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

生1:伟大的是宽广的胸襟

师:怎么感受到的?

生:我非常感谢你……

 

生2:伟大的是他的谦逊、朴实

师:比谦虚、谦逊更谦虚的是——谦卑。 从哪儿感受到?

生:愿意为每个参议员修鞋,体现人人平等。

师:是啊,你能为我修鞋吗?你都不愿意,可林肯却愿意,体现了他的这种谦卑、人人平等的思想。

 

生3:诚恳

师:他的每一句话都是诚恳的,没有虚情假意,真诚是很伟大的

 

生4:爱国 

师提示纠正:这是第2件事中的

 

生5:聪明

师引导点拨:比聪明更聪明    生:聪慧

师(笑):一般夸奖小孩用聪明,夸奖成人用智慧。你很聪明,很聪慧!

3.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时提到了,林肯的伟大表现在这样几点:一是大度,没有因羞辱而与参议员针锋相对;二是真诚,他的每一句话、所要做的事都是真诚的;三是谦卑,他是总统,可愿意做鞋匠帮参议员修鞋;四是智慧,着重表现在他的语言,让参议员从开始的羞辱到静默,最后变成赞叹。林肯伟大吗?伟大在什么地方?

生:伟大,伟大在语言的魅力

 

四、板块四:聚焦语言,学说话

1.师:林肯特别会说话,说得化羞辱为赞叹,这就是他语言的魅力。你们想学说话吗?会说话吗?会像林肯一样说话吗?板:学说话

2.出示“羞辱”这段话,指读,什么意思?

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地位低下的鞋匠,所以他希望借此机会羞辱林肯

师:他羞辱谁?

生:羞辱他父亲

师:因为他是鞋匠,再羞辱他,因为你是鞋匠的儿子;因为他出身低下,什么逻辑?

生:因为他们大多是名门望族

师:这是羞辱的意图,羞辱他什么?

生:身份

师:身份?他现在是总统。想想看,羞辱他什么?

生:出身卑微

师:他们是名门望族,林肯却是鞋匠的儿子;他们出身优越,林肯出身卑微;他们高人一等,林肯低人一等  相机板书:出身卑微、低人一等

师:所以说这段话时,参议员是怎样的语气?生:傲慢

师:谁来说    生:个别说    师:相机指导注意“你”后的停顿、强调“鞋匠”二字

师:他父亲是不是鞋匠?他是不是鞋匠的儿子?参议员没有说错。可他们说的是这个意思吗?他们其实说的是什么?

生:出身卑微、低人一等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他出身卑微、低人一等?

生:如果直接说,有失身份。这样说,更能羞辱

师点拨:这样说话是话中——有话,话中——带刺,话里——藏刀,恶意吗?好意吗?

师:如果有人这样说,你会怎样?

生:以牙还牙; 生闷气   ;以暴治暴……

师:这些都正常,一般人都会这样说,这样做

3.学习林肯说的三段话

(1)分别指名读三段话

第一段,学生读不流利,指导读好长句“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一样做得那么好”,师相机范读,注意“我知道”后的停顿、强调“那么”。

第二段,学生读得较流利;

第三段,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师评价:你已经有点像林肯那样,具有演讲的口才了。

(2)体会第一段话语言的魅力

师: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生:我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一样……

师:父亲是一般的鞋匠吗?生:不是   

师:是卑微的鞋匠吗?生:不是

师:后面还有一句,生读

师:父亲教会了我做鞋子的艺术,是伟大的鞋匠

生:还有一句……

师: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吗?你们认为是卑微的鞋匠,我认为是伟大的鞋匠,伟大的鞋匠还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多有力量的语言啊!

师:还有哪里?语言有力量,有战斗力?

(3)体会第二段话语言的魅力

生:如果你鞋子不合脚……

师:给对手修鞋子,给所有的对手修鞋子,给反对他的对手修鞋子,为什么?

生:想要化解矛盾

师:听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

生:想让他们知道人人平等

师:参议员认为人人不平等,我林肯认为可以做总统,可以做鞋匠,人人平等

师:还有哪里?

(3)体会第三段话语言的魅力——抓关键词“感激”

生:不想让他们不支持,引起国家分裂

师:出示第一段,哪里有力量?

生:感激

师:明明是羞辱,为什么还要感激?必须用这个词,谁看出来了,就是学会了第一个说话的艺术。

生:按例说,他应该反驳,但他却感激,让参议员呆住了,出乎意料

师:想想是什么让参议员感到意外

生:比如有人当皇帝,他如果有不光彩的一页,会把这一页抹掉。他却认为父亲很伟大

【让学生发现语言的魅力,还是有一些难度。此处学生的回答有一些意思,但仍不够。】

师:我来告诉你们吧,来揭示一个秘密。

师:你们看,参议员的羞辱,带有贬义吧?生:贬义。

师:恶意吧?生:恶意。

师:而林肯的感激却带着善意。因为什么样的人才会受到感激?

生:恩人、朋友……

师:一般是恩人吧,朋友吧,帮助过的人吧,林肯越善意,越能反衬出对手的敌意,所以,这里是用善意对恶意,说出来的话是善言。这样写,就写出了人品和人的不一样。

师:你们看,后面还有一句:他已经过世了。羞辱一个已经过世的人,像话吗?生:不像话。

师:好意思吗?生:不好意思

师:过分吗?生:过分

师:于是参议员认为,该不该羞辱?生:不该

师:而且过世了,而且他儿子还感激,所以令参议员惭愧,所以他们才静默。读好这一段。

师:还有吗?你们都是参议员,林肯这样说,父亲帮你们做过鞋子,和你们家人熟悉吗?

生:熟悉

师:这样拉近了关系。你们好意思吗?生:不好意思

师:把挑头的参议员说得不好意思,这是故意对傲慢的参议员说的。

师:提醒一下,这段话中还有两个“如果”,想想看

生:不是对一个参议员说的,而是对所有的参议员说

师:不是这样

师:看不出来吧,提醒一下。参议员修鞋,会不会找林肯?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照例应该去做鞋匠——你们认为做鞋匠,是丢人现眼的,现在我就给你们修鞋子吧,这就叫——顺水推舟。这里用了两个词,哪两个?

生:帮、帮忙

师:我这个鞋匠对你有帮助吗?有意义吗?所以参议员不好意思,而林肯认为正常,因为人人平等,他不认为当了总统就高人一等。

师:再思考,是什么让参议员震惊了?林肯“以(   )服人”?

生:以诚服人;以理服人;以善服人……

师:林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诚服人,以善服人,以心服人。什么心?伟大的心灵,谦卑、善意……这伟大的心灵、胸怀转化为他的语言,就是——他愿意做一个鞋匠,做一个伟大的鞋匠的儿子,为你们修鞋,我愿意帮你,那言下之意,你们也应该帮助我,支持我,因此,所有的参议员从羞辱变成赞叹。

师:小结板书:化羞辱为赞叹,化矛盾为赞叹,化尴尬为潇洒

【发现语言内隐的表达秘密,不要说学生,老师也发现不全,表达不到位,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缺乏意识,缺乏慧眼。课堂上,虽然学生说得不到位,甚至说不到点子上,但老师的有意识,巧妙的点拨,还是让学生有了感觉,有了发现,有了收获,有了提升。】

师补充林肯“化解刁难”的两段资料:第一段:有人讽刺林肯做人“两面派”,林肯这样回应:“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我还会带这副难看的面孔吗?”这里语言的魅力在哪?

生交流后师小结:故意曲解“两张脸”,这样说话,能以柔克刚,很有力量。也是一种自嘲。

师:介绍第二段资料:一个外国人看到林肯在擦皮鞋,嘲笑说:“你竟擦自己的皮鞋?”言下之意林肯不干正事。林肯说:“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把这个外国人说得哑口无言。

生交流后师小结:这是智慧的语言,林肯不愧是伟大的总统。

【一个“感激”,尽情展现了林肯说话的魅力。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生由表及里,体会了深层的表达艺术,学说话,学像林肯一样说话,真的学问很深。】

(4)体会第三段话语言的魅力——抓关键词“忠告”

师:除了“感激”,还有一个词

生:忠告

师:参议员们是恶言恶语,林肯却称之为“忠告”,这忠告就是——永远是鞋匠的儿子,但意思不一样。我不是出身卑微,我就是我父亲的儿子,每个人都是父亲的儿子(女儿),这是天经地义的。你们羞辱,难为情吗?应该吗?你还有话可讲吗?

师:林肯说的鞋匠的儿子,和参议员们说的鞋匠的儿子,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参议员是从反面来说,林肯却是反话正听,于是你刺过来的矛……   生:就没了

师:扔过来的刀……        生:就断了

师:于是你就……         生:无话可说了

师:小结板书:故意曲解

(5)体会第三段话语言的魅力——抓关键词“知道”

师:第三段中还有一个词——知道

师:林肯的谦卑让参议员们无话可讲。这样说衬托出父亲的伟大、高贵,这叫什么说话技巧?——自谦  自谦我很卑微,卑微到连鞋匠也不如  此处,林肯先是用了“感激”,再用“忠告”,最后用“知道”。

师(一连串追问,生回应)参议员还羞辱吗?笑得出来吗?应该吗?有话可说吗?

师:就是因为这段话,化羞辱为无形,让一切羞辱烟消云散。齐读。

(6)体会之后两句话的作用

师:照例可以结束了,可林肯还没罢休,后面两段话有何作用?自己找,发现说话艺术了吗?

生交流后师提炼:你刚才说我父亲卑微,我说:伟大,意思相反。你想羞辱,我确定,他的手艺无人能比,我引以为荣。(板书)每个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做得好与不好,这是人人平等(板书)现在你们羞辱别人的理由还够吗?这叫针锋相对。

 

五、板块五:实践运用,课堂练笔

师:学会说话了吗?我们来做个课堂练习:你竞选班长,有人说:你做事丢三落四,我们怎么放心把班级交给你呢?”这也是恶意的,反对你的,请你学林肯,想想应该怎么说,三分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动笔书写

师:巡视,相机指出问题

师:这样写行吗?“我虽然丢三落四,但每次都能把东西找回来”(不行,中了圈套)

师:这样写行吗?“我丢三落四,可你不也一样吗?”(这样针锋相对,愚蠢)

师:这样写行吗?“我丢了什么?落了什么?这个学期一样也没丢(不会说话)

生交流:我非常感激你让我想到我这个缺点,我一定会记住你这个忠告,以此事来警醒我自己,况且有些小事应该忘记,让我能更多地关心班级的大事。(写得好!)

生交流:略  师小结:对自己的事丢三落四,对班级的事时刻用心。

 

六、板块六:学构思

师: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没有写外貌啊之类,写了什么?

生:事情

师:对,以事写人。写了两件事,化解羞辱、化解分裂。为什么写这两件事?写三件行不?为什么不写我刚才补充的两件。

生:交流

师:文中选的两件事有内在联系,你们看,化解羞辱是小事,化解分裂是大事;化解羞辱针对自己,为己,化解分裂是针对国家,为国;化解羞辱是生活中插曲,化解分裂事关民族国家统一的事业,一个寻常,一个重大;再有,化解羞辱是做人,化解分裂是做事。以事写人,要从不同角度选故事。(板书)

师:另外,文章的详略上,两件事中哪一件重要?详略呢?重要的事只写了一段,另外一件却写了五段。为什么?

师:有详有略,要看因和果。一般“因”写得重,涉及伟大人物的形象,因为有了这因,才有后面维护统一、解放黑奴这事,主次之分。再说题目是鞋匠的儿子,而不是伟大的总统。

师:写事的文章,一般要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为什么只写人物的语言?

生:语言见智慧

师:小结板书:以言表人,言为心声,让人物开口说话。

 

七、板块七:总结

1.总结板书:一要学积累,运用。二要跟着人物学说话,这是艺术、技巧,要用心学,马云说过:平庸的人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三要学构思。

2.推荐阅读林肯的故事

 

附讲座《为发展言语智能而教》提纲

问题:为(        )而教?

1.为分数而教

2.为知识而教

3.为能力而教

4.为素养而教

由四个层次构成:

(1)显性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

(2)支配语言行为的智能因素、言语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情感、语文思维

(3)参与和支配言语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语文动机、情感、态度、习惯、好奇心等)

(4)言语行为的内在背景,包括品德、思想观念、文化知识积累、个人背景、语言环境等)

核心:言语智能

1.在交际情境中,积极有效的言语能力,称为言语智能。

2.言语智能的要素:实践型知识、组块式思维、审美性情感、个性化表达

 

主张:为发展言语智能而教

1.提炼出来的知识,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运用语用法则来剖析,研究里面藏着什么知识,这很重要。

2.和学生的语文经验相结合,注意适切,掌握知识的度

所教的知识要具有专业性

语文教学的专业性就是要教独特的、专业的语文知识。

研究语文教材就是不断发现语文知识的过程,知识清晰了,就会教,拥有正确的、丰富的知识,走上讲台,老师就是语文教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鞋匠的儿子》课文原文阅读
《鞋匠的儿子》说课稿
《鞋匠的儿子》ppt课件4
《鞋匠的儿子》ppt课件3
《鞋匠的儿子》ppt课件2
《鞋匠的儿子》ppt课件1
《鞋匠的儿子》表格式教案4
《鞋匠的儿子》教案3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2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鞋匠的儿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