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中国画与西洋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5-05-06


《中国画与油画》教学实录:
设置情景导入教学。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我站在教室门口,迎接着学生们的到来。他们也都很兴奋的向我问好,过了一个假期,学生们似乎又长大了不少。好想念他们呀!
我让他们排成两队走进教室,在教室中间站好,他们己经惊奇的看着变换一新的教室忍不住小声的说话了。我说:”我知道大家觉得今天的教室很奇怪,我们怎么坐呢?不要着急,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好好看看两面墙上的画,然后我数1·2·3,你喜欢哪边的画,就坐在哪边的座位上,好不好?”“好!”他们兴奋的回答,同时认真看着墙上的画,还不时地窃窃私语着。我看看差不多了,就说:”现在,大家想好了吗?我说123,请大家赶快坐到你喜欢的那一侧去!”
他们高兴的飞快地往自己喜欢的那一侧跑,我一边看着大家坐好,一边示意几个小淘气不要说话。
“好,大家都己经坐好。那谁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你们那一侧的画呢?”我一边问,一边示意大家举手回答。并在心里暗自估计了一下,全班50个人,油画这边三十个还要多,因为椅子不够用己经从那边搬了几把了。国画那边只有不到二十个。
我站在他们中间,叫起手都快举到我鼻子前的王汪,他选的是油画这边。他响亮的说:”我这边的画画得特别逼真,所以我喜欢。”
“我喜欢画里画的小兔子,特别可爱,像我曾经养过的那只一样,所以我喜欢。”杨萌萌指着那种那张丢勒画的小野兔说。”我知道这张画叫《拾穗者》,可值钱啦,所以我喜欢。”李畸南的话引起大家一片嘘声,她又赶紧站起来说”是因为他画得好才值钱的,我喜欢它细腻的感觉,画中的人特别有真实。”我对她重重的点点头,表示肯定,看来她真是认真看了些资料呢。”我觉得这边画的颜色鲜艳,所以我喜欢”“我喜欢它,因为它象照片一样真实”。油画那边的同学特别活跃,我对国画这边的同学说:”那边的同学很踊跃,咱们这边也别示弱呀!”李彦颜似乎沉思了很久,此刻她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很有条理的说:”我们这边全是中国画,那边墙上全是油画。我们这边的画虽然不如那边的画立体感强,可我们这边的画也很美,它是我们中国的国宝。”李彦颜刚说完,她这边的同学就给她鼓起掌来。我也向她仲出大拇指,意思是”真棒!”
此刻,国画这边的同学似乎受到了鼓舞,也一个一个的抢着说起来。
“这张画是郑板桥画的竹子,虽然它没有颜色,但是它也特别象真正的竹子,而且郑板桥还是一位清官,特别受老百姓的拥护。”
“那你知道他为什么喜欢画竹子吗?”我问。他想了想说:”因为……因为他想象竹子那样……”“虚心高节!”有人着急的在下面提醒。
“对!”我顺手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右边。王汪还是那么风风火火:”我觉得油画把苹果画得都能闻见香味啦!这就叫以假乱真,这样的画才是好画呢。”李彦颜再一次举手站起来说:”我觉得中国画有一种特殊的美,而且,我们都是中国人,更应该欣赏中国画此。”
别看国画这边是后发制人,还挺有深度呢!而且,由于称对垒式的格局,大家很快进入了一种辩论的状态,这也正是我想要的 ,还有什么能比辩论更能激起学生们的探究热情呢?我正好可以引导他们作一番深入的探究了!
激发学生热情,分组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
“我觉得大家说的都挺有道理。李彦颜说得很对,这一边都是国画,另一边都是油画,到底是油画出色还是我们的中国画更了不起?你们现在分别就是国画队和油画队,我们现在就好像在开一场辩论会,辩题就是‘中国画美还是油画美?’但我们不能没有根据的辩论,让我们两个队来研究一番再下结论吧!放假前我可给大家布置了任务了,现在大家就以每张桌子旁边的6位同学为一组,利用一切我们拥有的资料、知识先来分析一下,为自己一方的辩题找出充分的论据。”
“我还给每个组的同学准备了一套简单的国画工具和油画工具,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看看油画用具和中国画用具会画出什么不同的效果,另外,大家也要好好看看课本4至7页的作品,墙上挂的这些作品,你们自己收集的作品,还有你们自己画的作品,你们甚至可以摸一摸这些原作,体会一下中国画的美和油画的美分别是什么样的,想一想怎样辩倒你们的对手!”
“我们上学期学过《用线条表现》和《色彩的联想》《色彩的感受》,大家还记得吗?”
“记得!”
“那可不要忘记应用己经学过的知识啊!现在我们就开始吧,要抓紧时间,看谁最善于观察和思考?”
“好!”大家回答得很响亮。
我把工具发给他们,国画用具装在一个小竹篓里,这里边有一小张生宣纸,一小张熟宣纸,一小块绢,一文中国毛笔,一盒国画颜料,一碟墨汁,一个调色碟,桌子上铺了几张旧报纸。油画用具装在一个小纸盒中,里边有一个小画框,一文油画笔,一个装了调色油的小瓶,还有两支油画颜料,一小块用来调色的小木板。
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油画工具,感到很新奇,他们尝试着把颜料挤到小木板上,沾上调色油调和颜色,再在画布上画;也有的同学好奇的反过来看画布是怎样固定在画框上的,我在一个小组的画框上帮助他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苹果,很有立体感,高兴得他们叫起来,引得其他组的同学也向这里看。
我又在其他几个小组那里参与和聆听了他们的讨论,发现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收获。有的同学发现油画颜料很浓稠,一画上去颜色就很厚重,有的同学则说中国画的毛笔是尖的,油画的毛笔是平头的,画出来的线不一样。还有些同学对收集来的图片和书上墙上的图片进行着认真的比较。我仔细欣赏大家自己画的画,对他们提出表扬,并鼓励他们把作品贴在墙上,大家一起研究。
在辩论中明晰知识内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讨论,我拍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怎么样?现在让我们有理有据的来进行一番辩论吧!这次我们让国画队先发言。”
还是李彦颜第一个高高举起手来,看来比刚才更多了几分激动。我示意她来说,她腾地站起来,说:”我们组发现,油画的确很吸引人,特别是刚看到第一眼时,他特别有立体感,颜色也很鲜艳,但是,国画更能让人回味。当你仔细看国画时,你就能感觉到画里的线条太美了!比如墙上的这幅《八十七神仙卷》,虽然没上颜色,可是衣服那柔软的质感就像真的一样。我们学过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这些线条就是在表现不同的质感。虽然你乍一看不觉得像,但是你越仔细看就越觉得像。还有国画的颜色特别淡雅,让人心里有一种很安静的感觉。如果你觉得国画不够美,那一定是你没有仔细看。这才叫耐人寻味。”“真是太好了,她注意到了国画特有的线条。”我把线条两个字写在黑板的右边。油画这边早就按搽不住了。
“油画色彩鲜艳又丰富,五彩斑谰,国画的颜色那么暗淡,不好看。”江洲说的干脆利落。
“国画的颜色为什么会有点儿暗呢?”我一边问大家一边把色彩两个字也写在黑板右边。
“老师,国画里的颜色和水粉里的不一样,国画里有石青石绿,但好像都不太鲜艳。我觉得是因为中国画的颜色太少了。”李彦颜画过好几年国画,对颜料比较熟悉。”那你们看看第四页上《花篮图》这幅油画,颜色鲜艳吗?”
“比较鲜艳。”
“大家注意看,旁边有三行小字:北宋时期,中国画家也曾追求过对自然的写实摹画。”
“可以互相讨论讨论,看谁能想出来,这句话说明什么问题?”
大家交头接耳的说着自己的观点,还不时地翻翻书。
 “怎么样?谁能告诉我?”
大家都望着我,有点迟疑不决。 
“大胆点,说错了也没关系!没准你说的就是对的呢!”李彦颜下定决心的举起手来说:“老师,是不是说不是一个朝代颜色也不一样呀”
“对呀!我们喜欢的衣服和唐朝人一样吗?”
“不一样!”这下他们的声音倒是十分响亮。
“那说明什么?”
“不同时期的人们喜欢的东西不一样。”
“对,也可以说审美追求是不太一样的。分别追求什么样的效果,国画队油画队有没有对这一间题作些研究呀?
杨丹林举手站起来说:“国画耐人寻味,但是我觉得油画更精彩。比如说这张《小野兔》,你看它的皮毛多么柔软,颜色那样真实,真的是栩栩如生。所以还是油画美!”油画队的同学鼓起掌来。
我赞赏地向她点点头,又睁大眼睛看着国画这一边,就好像在问他们:“怎么样?你们要怎样反驳他?”
杨晨站起来说:“《小野兔》那张根木就不是油画,书上写着呢,是水彩!国画一样也可以画得细腻动人,你看书上的那幅《花果篮》,花瓣上的脉络都很清楚,还有篮子编得也精巧极了,难道不是棚翔如生吗?”他身边的同学又鼓起掌来。
这时我说:“唉,真的,《小野兔》这幅画是水彩呢,不过,它和油画都属于西方绘画,他们追求的效果是一致的。”我们仔细看看他们说的这两幅画,真的都很细腻逼真!但是,它们的画法是不是不太一样?我这儿有两幅都是画小兔子的画,那一幅是国画?”我在屏幕上展示了两幅图片。
“图二!图二!”大家一起喊道。
“为什么?”我一边问问题一边示意他们举手回答。
“因为第一幅像照片,有立体感。第二幅也很像真的,但没有立体感。”
“好好看看这两幅图片,里面都有篮子,但是感觉不一样。有什么样的区别?”我又展示了两张图片给大家看。
“老师我知道了!油画有光,国画里没光!” 
“对了!油画或者说西方绘画里大多有光源来向的表现,颜色也比较真实。看起来有一种强烈的立体感。国画也有生动真实地表现,可它往往不交代光源的来向。”
这时机灵鬼王汪突然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分辨中国画和油画原作的办法,闭着眼晴就能知道!”
大家都很惊奇,他得意洋洋的说:”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了!油画特粗糙,有点扎手的感觉,国画很光滑。”
“你还真有办法!”我赞叹地说。”其实这就是不同的 ’肌理’,就是表面质地和纹理,大家可以学会这个词,在谈论美术作品时会显得既专业又准确。”我一边说一边把肌理两个字也写在黑板右边。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小兔子都可以画得的很精彩。那,”我做出副很为难的样子来, “你们说油画美还是国画美?”
“都很美!”
“对!中国画和油画都很美!我们书上的小资料里就告诉我们一段话,是潘天寿说的。潘天寿是一位大国画家,他怎么说的呢,谁能按自己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把他的意思说出来?”
“他是说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都很了不起,而且探们还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就能使他们更美。”
还有相互吸收时要研究和试验,就像输青霉素前要作皮试!”李敏病刚好,出语惊人呢!我忍不住说:“原来生病也能带给人好多感悟!”大家都笑了。
“看来国画和油画就像是两棵不同的树上开的不同的花,都很美却美的不同。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热爱自己的文化,但我们也不能说只有我们的画才是好的,要学会欣赏多样的美。刚才大家在辩论中的表现都很好,都动了脑筋,所以 —— 我宣布两方都为胜利者!你们说公乎吗?”
“公平!”
“但是,刚才我发现个问题,大家都喜欢画得象的画,这些画得不象的画就不好了吗?谁能告诉我?”我指着一幅写意画问大家。
“虽然表面上画得不像,但我们心里又觉得它很象。”
“心里觉得很像。是不是可以说是‘神似’呀!形似难,但‘神似’更难!”
“对!所以大画家齐白石说画画妙在‘似与不似间’。”我把这几个字写在黑板右侧。可是,为什么油画和国画那么不一样呢?刚才大家看了也实践了一下,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他们似乎都觉得这个问题很容易,七嘴八舌的抢着说。我举起自己的右手,示意他们,一个个的举手说。
“国画用国画颜料画的,用这样的毛笔(举着毛笔),特别适合画线,画在宣纸上,容易涸,(旁边的同学着急的提词:那是生宣,还有熟宣呐!)对,熟宣容易涸,可以画工笔画,生宣画写意的。可是油画是画在亚麻布上的,颜料特别粘稠,笔又是这样齐的头,画线不合适,就只能画一片一片的颜色了。”
“他说得真好。”我由衷地赞美道,胖胖的韩伟强得意地摇摇头。我拿一张宣纸站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说:”你看,同样的一根毛笔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来,还都有名字呢!这种叫 ‘钉头鼠尾描’,是不是很形象呀?”我又拿一只粗粗的油画笔在画布上涂了一笔红,真的是不容易成线条呢!
“还有什么不同的?”
“中国画上有印章和书法,油画上没有。”
“还有国画喜欢画荷花竹于,油画里没有。”
“对呀,为什么油画里没有这样的题材呢?
看看大家有点迷惑的眼神我又说:“我们习惯把梅、兰、竹、菊叫什么?”
这下他们很痛快地喊出来:“四君子。”
“君子是指人呀,为什么把植物叫君子?”
“比喻?”
“对,为什么用这样的比喻呢代
“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像竹子一样!”
我指着刚才写在黑板上的“虚心高节”四个字,提示他们。
“希望自己有那些植物那样的品格!”
“对!这实际上是一种抒情方式,用自己画的东西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中国画向来是讲究诗情画意的。那你们说,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是仅仅由于工具不同而造成的吗?”
“不是!”
“那还有什么原因呢?想一想。”
看着他们一个个一脸认真思考的样子,我可真是从心里高兴,只有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才会记得最深刻呀!
“因为中国画讲究抒情,油画不讲究抒情。”秦刚快言快语。
“老师,是不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人种不一样呀。油画都是外国人画的。”李情试探着说。
“嗬,也有点道理。”我说。
聪明的张昭高高地举起手来,因为他发现书上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方绘画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工具材料胸不同和受政治、宗教、哲学以及帘关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便传统的中国厕却传统的西方绘画各有特点,并形成两大体系。”
“学会用自己手中的资料来解决问题,非常好。那么这里说除了材料因素还有政治、宗教、哲学等因素,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举个小例子,中国传统上是信仰什么宗教的?”
“佛教!”
“西方呢?”
“基督教!”
“所以至少中国人就不会想到去画耶鲸,而西方人也想不到去画观音。但是这只是很浅的一个例子,要想了解得更多,大家就要好好的学习各科的知识,像语文、政治、历史啦,都能帮你慢慢懂得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
“好,大家这一节课思考都很积极,大家觉得有收获吗?”
“有!”
“光说有不行,我得看看大家是不是真有收获,打开课本第7页,这有一个表,大家把这个表填一下,同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可化整埋知识,在快乐中小结课程,并给大家留下思索的空间。
大家很快把表填上了,正当大家有点疲惫的时候,我突然拿出两个画片来作面具,我把其中一个蒙在脸上,假装他的声音说:”我是齐白石,我没有画过油画,不过我想油画也很好,我只是更喜欢用墨和毛笔,我不喜欢画明暗,我的颜色也比较简单,因为我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大家一下子高兴起来,我又蹭地从背后拿出一个外国人的面具来,学着外国人古怪的声音说:”我是丢勒,不是丢了,你们喜欢的小兔子就是我画的。我没用过中国的毛笔,不过我觉得中国画也不错。我喜欢画有立体感的逼真的艺术形象,我的调色盘上的颜色非常的多。要是有机会,我也想试试毛笔和墨汁的感觉!”
大家兴味盎然的看着我的表演,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我也笑着对大家说,:”如果你是齐白石或丢勒,你会说什么呢?”我把“面具”举起来,就如同在说”你也来试试!”
“我是齐白石,我喜欢用线条表现,我还有好多印章,丢勒,如果你喜欢,我也可以给你刻一个!”
“我是丢勒,你想不想试试用油画颜料?我可以给你一点,我们的画,都可以装上漂亮的框子,你们的怎么总是用轴呢?”
“我是齐白石,我喜欢画虾和小膀蟹,你喜欢画小兔子,看来我们都挺喜欢小动物的,我们能做好朋友吗?”
“我是丢勒,我是德国人,我们这里有很美的风景,希望你们中国人来参观,也可以画出很美的画来!”
……
大家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忍俊不禁,又为他们自由的思维而高兴不己,这就像一场东西方文化的交谈,在友好包容的气氛中进行的交谈,相信如果两位大使真的可以交流的话,一定也是这样精彩。
“以后,我们会看到许多绘画作品,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一课我们学的内容,同时自己去发现更多的和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相关的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观察、会思考的人!”
课程结束了,可还有几个同学不肯走,和我探讨起为什么中国人选择用这些工具而西方人却选择完全不同的工具。
课后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很少,但又有很大的弹性。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我想过深的挖掘还是留在以后,但如果只是早早的给出结论,显然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想把握的程度是既要触及一定的关于东西方绘画体系问题的差异,又不做过深的探讨,但一定要点燃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我觉得能够让他们自觉地关心美术现象美术文化,远远胜过课堂上有限的讲解。
当然,美术课是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我觉得这一课还是要充分体现老师“导”的作用。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控制课堂的气氛,把握课程的节奏。在关键点上要点到。在本课中,有几个关键点,一个是挑起辩论气氛,使大家投入地探究油画国画究竟哪一个更美,实际上是迫使大家发现国画和油画的区别。这是木课的教学重点。这也是为了让大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画和油画都很美”。一个是让大家思考是不是只有画的象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指明好的作品既有形似也有神似,审美标准不应是狄隘单一的。再一点就是由此一转提出的《什么中国画和油画那么不一样呢”,由此引发大家对导致油画和中国画区别的因素的思考。这也是木课的难点。对于难点的破解我还是依靠上一环节大家的实践和讨论,从直观感受和对手中资料的研究中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最后对课程的小结我取了一个较活泼的方式,其实还是从儿童节目中获取的灵感。课程的最后已经有点疲惫了,刚刚做过的填表练习使他们自己整理了一下思绪,最后再以一个让他们惊喜地形式小结一下木课,可以使他们在一个新高潮里更深刻的重温本课的要点。
课程的进展中也有些比较困难的地方,比如关于中国画和油画色彩的区别,我想象的很容易理解,但大家的表情相当迷惑。还好,算是急中生智吧,看见课本上关于《花蓝图》的一点说明,正好用它来引导大家理解。
上完这一节课,我的体会是:探究式的学习对于美术学习非常必要。其实中国画和油画的差异一经实际的操作和对大量作品的观察就有可能被学生自己破解。因此,我鼓励学生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样既可以防止课堂枯燥、成为老师一言堂,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益。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国画与西洋画》同步练习
《中国画与西洋画》教案4
《中国画与西洋画》教学设计3
《中国画与西洋画》ppt课件3
《中国画与西洋画》ppt课件(19页)
《中国画与西洋画》ppt课件2
《中国画与西洋画》ppt课件1
《中国画与西洋画》pps课件1
《中国画与西洋画》mp3音频朗读
《中国画与西洋画》教案2
《中国画与西洋画》教案1
《凡·高的向日葵》《中国画与西洋画》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