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4-15


赣榆智贤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案
年 级: 学科: 主备人:姚景慧 复备人:
编写时间: 上课时间: 编号:
课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杜审言和初唐诗的基本风格
2.读懂诗句,理解作者的归之情
3.把握作者的独特写法(结构特色)与表现手法
 
从意象入手,抓住关键词,转换成画面,赏析诗的情感。
【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1.预习要求:
①读懂,理解字词句子;
②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
③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2.背景简介:
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已不可知。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3.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 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
4.根据注释解释理解下列字词:
和(hè):和诗,即在别人诗读后,自己也依韵附和一首。晋陵,即陆某为官之地,今江苏常州。 陆丞:姓陆的县丞。县丞是县令的辅佐官。《早春原望》是陆丞原诗的题目。
游望:游览观赏
宦(huàn)游人:离家到各地作官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偏:偏偏、特别。
惊:意动用法,感到心惊。
物候新:景物气候转新,由四季景物的不同反映出季节的变化,这里指春天来临。
曙:黎明。
渡:意思是江南的梅柳先开,然后渡过长江,才把春天从江南带到江北。
淑(shū)气:温暖的好气候。
催黄鸟:催动(黄莺鸣叫)。
转绿萍:使动用法,使萍草变绿。萍:一种水草。
归思:回家的念头。沾巾:落泪。巾:古代擦抹用得布,相当于今天的“手巾”。
5.请您把课文改写成一段现代文:
唯独那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感到新奇。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从江南来到江北,忽见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仿佛梅柳一过长江就染上了迷人的春色一般;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生在浅水中的蕨类植物)映照得变成了绿色。忽然听到吟咏您格调高古的诗句,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禁不住要泪流沾湿了佩巾。
【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
探究1:请结合你对本诗的理解找出诗中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词。
明确:“独”“惊”“归思”
“独”——孤独、寂寞;
“惊”——惊而怪、触景生情,惊中思乡。
“归思”——直接点明思乡情感。
探究2: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
明确:归思 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
探究3:“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 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
探究4: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
明确: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暖和,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 (云霞 梅柳 黄鸟 绿苹)
探究5: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出”“渡”“催”的妙处。
明确: 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 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
“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催”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春气之浓。
【课堂小结】
1. 因物感兴,即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2.诗的技巧: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其思乡情真情苦情悲),拟人手法(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态),化静为动(写出了春的动感和生机),直抒胸臆
【课堂巩固】
1. 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5分)
明确: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独有”“偏惊”两个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3分)结构上引出下面对江南新春景色的描写。(2分)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3分)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悲伤的感情。(3分)
【课后作业】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tuòlóng),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2分)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②以动衬“幽”(“下鹭”)
③以声衬“幽”(“鸣蛙”)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板书设计】
情感:独 惊 归思
意象:云霞 梅柳 黄鸟 绿苹
关键词:出 渡 催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乐写悲) 直抒胸臆 拟人 化静为动 视听写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ptx课件(26页)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导学案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练习题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mp3音频朗读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学设计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pt课件4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pt课件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pt课件2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案2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pt课件1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歌鉴赏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