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幼犊》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05


     《 幼  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儿子对父亲的认识的变化,来表现成长的顿悟与伤感。

2.  学习文中所采用的纵向与横向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与理解是重点(详写摔跤)。

2.  难点体会开头结尾语句的作用和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开课之始教师与同学们聊聊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第五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讲述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生活中好球的故事。比如大头儿子跟小头爸爸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在一张床上睡觉,还在一个脚盆里洗脚呢!小头爸爸睡觉前给大头儿子讲“大灰狼”的故事,大头儿子开始很害怕,后来他自己装扮成大灰狼了。

它是一部系列性的童话组合,它由诸多微小而有趣的故事组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是一个三口之家,他们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尤其是新时代父子之间的表现出来的关系。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由美国作家克莱奥尔写的《幼犊》,文章讲述了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爸爸不断进行较量争斗的故事。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与失败,最终,孩子终于反败为胜,打败了心中的大人物。可他却没有为此高兴,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对父亲认识的变化,从而来表现父子两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表现其成长的顿悟与伤感。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厚感情)

三.教师安排学生采用分角色朗读。

四.要求:找出文中标志男孩不同成长阶段的语句或词语,概括每一阶段都写了与父亲有关的哪些事情。

  第一部分(1——4段):幼年阶段,与父亲游戏。

  第二部分(5——12段):少年阶段,与父亲争斗。

  第三部分(13——34段):青年阶段,战胜父亲。

五.提问:在儿子每个成长阶段中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如何?找出文中写儿子对父亲形象认识前后变化的语句,这说明了什么?(走进文本)

明确:父亲在儿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形象由需仰视父亲——可俯视母亲——能平视父亲的变化。

生:“很小的时候,爸爸常常俯下高大的身子,把他拎起来,举向空中。”“在爸爸强壮有力的手臂里,他感到安全极了。这个世界上,最棒、最了不起的人就是爸爸。”

生:“他长大了……他就在爸爸身上演习白天所学的摔跤功夫。可是,任凭他喘着粗气,使劲拖拉,爸爸坐在安乐椅里看报,纹丝不动”

生:“他又长了……鼓起手臂上的二头肌,用妈妈的软尺量一量臂 围,得意地伸到爸爸面前:‘摸摸看,结实不?’爸爸用大拇指按按他隆起的肌肉,稍一使力,他就抽回手臂,大叫:‘哎呦!’”

生:“进了中学,踢球、跑步,他样样都练。……他现在可以俯视妈妈了。他还是经常和爸爸摔跤。……不过回回摔跤都是他输。“

生:“此后,他有一年多没和爸爸摔跤。……真奇怪,爸爸竟不像以前那样高大,那样双肩宽阔……比尔终于把爸爸压在身下……爸爸止住了笑,湿润着眼,说:‘好吧,我输了。’”

     ……

点拨:父亲形象在儿子眼中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儿子对父亲的认识都是不同的,从中儿子明白了成长的真谛,体验到了成长的喜悦,并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孩子终于意识到了成长的力量,但也知道那所有天真的美好的故事都已成为历史。他有喜悦,但也有对过去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悲哀。当他满怀欣喜地注视自己的成熟时,他同时也发现,父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老了。于是在这个瞬间,他读懂了父亲,他知道应该心疼父亲,体谅父亲,关心父亲了。

                          第二课时

六.复习上堂课所学知识

七.提问:课文用大量篇幅描写父子摔跤,结合课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摔跤过程?

明确:(见教参)

八.讨论课后练习三

1.  妈妈从厨房里出来,惊叫:“天哪!查尔斯,比尔,别——会弄伤自己的!”

2.  比尔俯视着爸爸,问:“投降吗?”

爸爸止住了笑,湿润着眼,说:“好吧,我输了。”

3.“是的,也许,下次——”

九.体会文章开头结尾语句的作用和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中心。

    明确:开头第一句话,直接点出孩子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成熟,预示下面内容定是经过理智过滤的人生道理和感情,看到这里我们就可预知下文写的应该就是对成长的理性反思的主题。

          文章结尾寓意深邃,通过儿子的泪,我们可以体会儿子当时复杂的心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倒数第二段是两个回放的镜头,是对开头写父子间玩耍内容的呼应。

十.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文题的。

    明确:幼犊——幼,小或未长成之意;犊,小牛。以“幼犊”为文题有两层含义:

1.  指代儿子。

2.  相对于父母而言的。

十一。写作特点:

1.  构思精致,切入角度巧妙。

2.  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流畅,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耐人深思。

3.  采用对比手法写人叙事,既有纵向对比又有横向对比。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