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31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时间顺序初步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我军的英勇无畏及捍卫国家时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认清日寇侵略罪行,能简单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同学们,歌曲中提到的“九一八”就是令中华民族感到耻辱的“九一八”事变。 3、出示“九一八”事变梗概: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更让人羞耻的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 4、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所以课文这样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动了本文所描写的“卢沟桥烽火”。 5、板书课题:卢沟桥烽火,指读生字“烽火”并加以理解,齐读课题, 6、卢沟桥在哪?看,这就是卢沟桥现在的照片,从它的桥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7、坑坑洼洼,它就是卢沟桥烽火的见证。 8、通过预习谁能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告诉学生“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9、为何“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要选择卢沟桥呢? 理解“咽喉”明确卢沟桥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检查学生对词语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气势汹汹 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抱头鼠窜 严词拒绝 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两面夹击 2、学生齐读,思考:你发现这两组词语分别写什么的? 3、课文中哪些小节是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的? 4、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并找到相关的表示时间的短语 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9日凌晨 (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发现了吗?都是在夜里) 5、请大家看看卢沟桥在各个时间分别在谁的手中。 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9日凌晨 三、品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色彩 1、默读课文的第2-5节,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分别体现敌军蓄谋已久的关键词和我军举动的关键词。 2、出示表格,自读自悟,填写表格。
3、所填的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理解“这”是什么?让学生理解这就是指日寇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4、都写晚上,都是写进攻,作者写敌军和我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5、出示句子,体会带点字的感情色彩。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摸来。”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进发。” 6、同样是写失利,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文中的句子,体会词的色彩 “中国守军立即开枪……宛平县城。” “日寇猝不及防,……尸横桥头。” 7、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细读第4、5节,感受战斗的激烈 1、在整个第4、5自然段中,大刀队员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英勇、顽强) 2、出示句子“英勇的中国守军……狼狈而逃。”后看视屏,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感受中国守军的英勇,练习用学过词语来赞颂他们。 3、出示句子“当天晚上……看刀!” 为了歌颂这些大刀队员们的斗志,有人谱写了一首《大刀进行曲》,有人说这是抗战歌曲中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播放《大刀进行曲》) 4、从同学们的表情老师可以看出,你们的心中一定是热血澎湃。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吧!(自由读4、5节) 5、我军的英勇行为,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那就是“爱国” 五、对照表格,练习简单复述课文 六、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三题。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