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读后感范文 >>初中读后感 >>
《过节和观灯》读后感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09


           读过节和关灯有感
    今天我读了沈从文先生的散文节选——过节和关灯
    这是一篇回忆乡情民俗的散文,全文三大部分7000余字,详细描写叙述了端午节,跑马节和元宵节共3种节日的盛况,展开了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第一部分“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1其中在端午节的时候全中国的人们都一定会包粽子,悬蒲艾,戴石榴花,南方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南方还会举行龙舟竞渡,这些船平时搁在岸上,节日来临前,才由二三十个特选少壮青年,在鞭炮轰响、欢笑呼喊中送请下水。当地妇女也会制作些刺绣时,她们把个人节日欢乐的回忆,作新嫁娘作母亲对于家庭的幸福愿望,对于儿女的热爱关心,连同彩色丝线交织在图案中。2写法好,第3段描写记忆中赛龙舟的景象。作者特别强调它留给自己的印象之深。第4段借历代的艺术品回顾赛龙舟的悠久历史。此时的作者更像是一位渊博的历史学家,带领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第5段以明清时代为例说明人民对赛龙舟活动的喜爱。四个层次,缓缓展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写“灯节的灯”,首先交代人们元宵节观灯的悠久的历史。 
    第二部分南方的跑马节:是在昆明附近跑马山下举行的。跑马节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在另外一个斜坡边,比较僻静长满小小马尾松林子和荆条丛生的地区,那时到处有一簇簇年轻男女在对歌,也可说是“情绪跑马”,热烈程度绝不下于马背翻腾。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本来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骑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
    第三部分“灯节的灯”:主要记述中华民族“观灯”这一民俗文化。作者采用两种基本表现手法──点面照应、历史和现实结合,记述了“观灯”的起源、沿革、文化意义及其具体的生活情境。这部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以时间为线,从遥远的历史一直写到解放以后的新中国,描绘“观灯”(“灯市”)的起源、发展、变化的文化轨迹,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再现历史上“观灯”(“灯市”)繁荣而热闹的场景,并且指出新中国的节日灯庆,不仅是从古代的“观灯”传统中传承而来,而且赋予了“观灯”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新的深刻的文化意义。这一层文字,由于作者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古代的笔记小说等资料,所以能让新时代的人们对中国“观灯”这一民俗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完整而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能把人们的想象带回到遥远的历史,身临“灯市”丰富多彩之境,重新体验它热闹的场面,感受它活泼的生命。第二层是最后三段,作者笔锋突转,依据儿童时代美好的记忆,重点描绘湘西小县城半个世纪前的“灯市”(狮子龙灯焰火)──奔放、热闹,令人难以忘怀。这种写法真让人叫绝!
    本文写出了自然、淳朴、自由、气势壮观,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过节和观灯>>这篇文章,是一篇触摸中华民俗文化生命的美文。它不仅再现了端午赛船,元宵观灯和云南的跑马节这三项民俗源远流长的生命,而且还发掘出它们独特的生命精神。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过节和观灯》同步练习
《过节和观灯》教学设计3
《过节和观灯》ppt课件(34页)
《过节和观灯》ppt课件3
《过节和观灯》ppt课件2
中国民俗文化《过节和观灯》教案2
《过节和观灯》教案1
《过节和观灯》ppt课件1
《过节和观灯》教学参考
沈从文《过节和观灯》全文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