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上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02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3、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2、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好课题,明确信念。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史学家谈迁的故事。谁来读课题?连续指名3个学生读。(他强调的是信念,有不同的读法吗?)
2、点拨:同学们,你们看,一个课题、因为我们理解的角度不一样,读法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汉语的魅力。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齐读一遍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信念: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教师补充体会“翔实可信”:原来,谈迁在研究史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几本有关明朝的史书事实有错误,他还发现史书对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却避而不谈,“国亡史不能亡”,谈迁立志要编写翔实可信的明史,这就是他的信念。齐读)
二、围绕“厄运”,体会一写《国榷》的艰辛历程。
1、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
厄运:《国榷》书稿被偷。
2、小偷偷走的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啊,请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感受深切的语句画下来。(老师相机点评:你们用笔圈圈画画,画下的不仅是记号,更是自己的思考,这是最珍贵的。)
A、出示句子: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1)预设点拨:
●“一百多里”按照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要连续不断地走41个小时。这是怎样的艰辛啊!谁来读?
●“四处借书抄写”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也许会遭到拒绝,也许还会遭到侮辱,但为了写书,他只能委曲求全。)
●“一点”也许就是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谈迁却要为此走上一百多里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多么令人敬佩啊。一起读。
过渡: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原稿的来之不易呢?
B、出示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老师把这句话修改一下,我们来体会体会,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奋斗,经过修改,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老师去掉的仅仅是几个普通的数字吗?(不是)每个数字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好好读读这句话,你掂量出了哪个数字的分量?
预设:6次修改——谈迁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耗费了很多精力。
点拨:我们平时写的作文大约400多字,你一般修改几次?400多万字——我们语文课本才5万多字,相当于咱们80本语文书这么厚,竟然修改6次!这是多不容易啊。
预设:20多年——这本书耗费了谈迁20多年的心血。
点拨:20多年的奋斗,谈迁从一个风华正茂、志向远大的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50多岁的老人,这是怎样的付出啊!
(3)指导朗读:作者例举的每一个数字都充满了生命。谁来读出其中的艰辛?(指名读)让我们带着感受,一起读好这句话吧!(齐读)
3、著书的艰辛,又岂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其中的不堪屈辱,生活的贫困又岂是我们能想到的。让我们带着对谈迁艰苦境遇的同情和深深的钦佩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教师叙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的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2、同学们,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偷走的是什么?(二十多年的心血)
小结: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什么都没有了,这真是——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乌有(板书齐读)
3、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种灾难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引导学生说: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来横祸,厄运)
4、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1)同学们,你能体会到谈迁此时此刻的伤心绝望吗?假如你就是谈迁,我来采访一下:谈迁啊谈迁,你为什么泪流满面?
预设:因为我20多年的心血没有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2)文已入我心,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读!(点评朗读:你们懂了,我仿佛看到谈迁老泪纵横,听到了他颤抖的心声)
5、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可是谈迁垮下去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引读(出示):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2)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一切从头再来?对,信念,一个有了真正坚定信念的人是不容易被打垮的。一起坚定地读。(齐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品悟谈迁二写《国榷》的艰辛及他的不垮之志。
过渡:从头再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默读第三自然段,走近这5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去看看他是如何从头编写这部史书的。
1、出示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背景音乐《琵琶语》)
学生默读、圈画、写体会,师巡视。(读书方法指导:读书就是要这样,沉下心来,用双眼去读文字,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内容和情感)
2、读着这些文字,听着这段音乐,哪个词触动了你的心弦,哪句话勾起了你的思绪?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1)出示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谈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2)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想象说话:是啊,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受尽了苦难。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人们还(   ),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烈日炎炎,(   ),人们都(    ),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晚上,月黑风高,人们已(  ),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3)出示句子: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单独出示句子)
a一天劳顿下来,已是筋疲力尽,本该好好休息,但谈迁,读——(齐读)
b我分明听到了孤灯下一位老人连续的咳嗽声,读——(齐读)
c为了国榷,谈迁背井离乡,抛妻别子,读——(齐读)
d 谈迁为什么要奋笔疾书?——他在和时间赛跑,在和短暂的人生赛跑。
3、朗读指导:谈迁重写《国榷》的情景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但用心读来,那一幅幅“四处寻访”图,“风沙奔波”图,“孤灯奋笔”图深深烙在了我们心中。就让我们用朗读把这一幅幅生动而又心碎的画面表现出来吧!(齐读三段文字)
4、回扣信念:
A、是什么支撑着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四处寻访,亲自考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B、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风沙中?——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C、又是什么支撑着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在孤灯下奋笔疾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5、过渡:“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终于,又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的《国榷》诞生了。
(1)引读(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2)什么叫“名垂青史”,谈迁为什么会名垂青史?仅仅是因为他编撰了明史巨著吗?
预设:因为他编写了明史巨著《国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他与厄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
6、小结: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来而名垂青史的。这真是:从头再来志不移 鸿篇再就垂青史(板书齐读)
7、激情表白:(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面对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明史巨著,当你面对年老体弱、两鬓斑白的谈迁,你想说些什么?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升华认识和情感。
1、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正如作者蒋光宇在写这篇文章时,发自肺腑地说道:
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2、让我们再次深深地读这句朴素的话语,让它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把它永远地记在心中。
3、在厄运面前我们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就能把厄运转化为奇迹。(教师补充资料,指名学生朗读。)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从而流传千古。
司马迁身受宫刑,身心承受着极大的屈辱和痛苦,奋发自励,终于写出“千古绝唱”———《史记》,令后人称颂。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举世闻名的巨著。
4、古人的事迹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正如这些名言所说——齐读名言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坚定的信念胜过聪明的懒汉。
●伟大的成就不只是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坚定不移的信念。
5、播放歌曲《从头再来》,师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像这谈迁,不会被厄运击垮,他们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都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最后一个小节。
2、收集如谈迁般有厄运打不垮信念的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二十余载成巨制 从头再来志不移
一夕之间化乌有 鸿篇再就垂青史
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导学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本剧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5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4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3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2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4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3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2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