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案6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8-10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蒙娜丽莎的美;
2.理解艺术作品中“虚”的运用;
3.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维纳斯的残缺美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傅雷。
傅雷(1908~1966),著名翻译家。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
2.介绍达·芬奇。
达·芬奇是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项领域博学者,其同时是建筑师、解剖学者、艺术家、工程师、数学家、发明家,他无穷的好奇与创意使得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而且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幅享誉世界的绘画杰作。这幅画作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人的追捧,诠释、评论不计其数。
3.展示图画,学生交流自己心目中的蒙娜丽莎。
4.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课文在介绍《蒙娜丽莎》这幅世界级名画的时候,除了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外,重点探讨了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这销魂的魔力,这神秘的爱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从“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量”来源于那种“恍惚不定的音符”,推测这幅画作摄人心魄的原因,就在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莫测高深的神秘”。“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琢磨不定的境界”。之后,作者又分析了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从蒙娜丽莎的口唇、眼睛、头发到双手等,作者都做了细致的研究,全方位地为我们分析了这幅杰作的艺术特点。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再次欣赏图画,注意体会。
2.中国画能否给我们同样的艺术美的享受?
明确:能。
艺术的生命在于虚,在于意境。我国古代艺术素有重虚的传统,绘画多留有空白,诱人联想,讲究“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戴熙《习苦斋画絮》)。傅雷先生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善于沟通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他在这篇讲义中,结合音乐的特点来分析绘画艺术,视角独特,深入浅出,引导我们走进了艺术欣赏的大门,并逐步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3.出示一副中国山水名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4.写作特色。
明确:(1)详略得当,主次分明;(2)类比:与莫扎特创作时的魔力作类比;与中国诗画的无穷与不定作类比。(3)对比:与波提切利的创作笔致作比较;与平庸艺术家的点睛技巧作比较。用艺术的相通与共融来展现蒙娜丽莎独有的魅力。
四、作业
课下搜集名画,欣赏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蒙娜丽莎的魅力
傅雷
维纳斯         蒙娜丽莎的微笑         中国画
残缺美              意境美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反思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5
《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2
《蒙娜丽莎的魅力》ppt课件2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案4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案3
《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案2
《蒙娜丽莎的魅力》参考资料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案1
《蒙娜丽莎的魅力》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