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
预习、复习
【学习目标】
1.寻找并理解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把握文章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视角。
3.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深切的爱。
【原文欣赏】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
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作者介绍】
德国作家、政治家埃德温,当代著名的才气横溢的多产作家,公认的黑系列(Fleuve Noire)小说大师。他以达尔(Frederic DARD)为笔名,发表的系列小说达三百余部。
【朗读课文】
【自我训练】
1.默写“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并分别造句。
2.三百字的读后感。
【课文分析】
文章记叙了彼得向妈妈索要报酬的经过,在妈妈无声的教育下,彼得懂得了母亲的无私与博大,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了自己“以金钱衡量感情”的错误。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这是开始蓄势,是故事的起点。“他渐渐觉着自己似乎也成了小商人”,为故事作了铺垫。“渐渐”表明彼得的变化有一个过程,“似乎”只是一种感觉,因此有了彼得开给妈妈账单,为彼得的转变埋下伏笔,使得这个转变是可能的,也是自然的。
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文章的题目虽是《妈妈的账单》,但文章中出现的是两张账单。第一张是“儿子写给妈妈的账单”。由于环境的影响,彼得具有了初步的商业意识,但是他错误地将这种意识融入到亲情中。“有一次”、“忽然”,都表明彼得的这个想法是随意的,他并未经过深思熟虑、非此不可的,同样也为他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作铺垫。
妈妈的账单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母亲尊重彼得,她在收到彼得开出的账单后,一言不发、一分不差地支付了报酬,然后通过“妈妈写给儿子的账单”,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表明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的爱。从一个个“0芬尼”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宽容、聪明。她懂得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一种让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效果就更好,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责骂。那一个个“0芬尼”,给了彼得和读者强烈的情感震撼。在阅读妈妈的这份账单时,读者会展开想象,体会语言的无声之魅力。
第三部分(最后1段),描写彼得的转变。这是母亲伟大无私的感染。这里,动作描写准确传神,如“蹑手蹑脚、藏、塞”写出彼得小心翼翼,表现他对母亲的依恋以及内心的羞愧。
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情节出乎意料,妈妈的账单是0芬尼,给彼得的震撼是巨大的,给读者的震撼同样是巨大的。“如愿以偿”与“突然发现”产生强烈的反差。
文中的一些词语运用巧妙,写出彼得心理变化的过程。如“他渐渐觉着自己似乎也成了小商人”,中的“渐渐”、“似乎”,说明彼得的天真和还没有真正长大的事实。文章最后一节的“羞愧万分”、“蹑手蹑脚”、“藏”、“小心翼翼”这些词写出彼得认识到错误后的后悔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