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泰戈尔《图书馆》预习学案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07-14


泰戈尔 图书馆
预习
【学习目标】
  1.从朗读中,感受本文生动而华美的语言。
  2.认识图书馆的特点和作用,有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3.了解泰戈尔,激发阅读的兴趣。
【原文欣赏】
  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图书馆里,语言是静寂的,流淌是凝滞的。人类不朽的性灵之光,被乌黑字母的链子捆绑,投入纸页的大牢。无法预料它们什么时候突然举行暴动,打破死寂,焚毁字母的栅栏,冲到外面。好似喜马拉雅山头上覆盖的冰川中拘禁着滔滔洪水,图书馆里也仿佛围堵着人心的江河。
  人用电线禁锢电流,可有谁知道人把“声音”关在“静寂”里!有谁知道人把歌曲、心中的希冀、清醒的灵魂的欢呼、神奇的天籁包在纸里!有谁知道人把“昔日”囚禁于“今日”!有谁知道人仅用一本本书在深不可测的岁月的海面上架起了一座壮丽的桥梁!
  进入图书馆,我们伫立在千百条道路的交叉点上。有的路通往无边的海洋,有的路通往绵延的山脉,有的路向幽深的心底伸展。不管你朝哪个方向奔跑,都不会遇到障碍。在这小小的地方,软禁着人的自我解放。
  如同海螺里听得见海啸,你在图书馆听见哪种心脏的跳动?这里,生者与死者同居一室;这里,老寿星与短命人耐心而安宁地度日,谁也不歧视谁。
  人的声音飞越河流、山峦、海洋,抵达图书馆。这声音是从亿万年的边缘传来的啊!来吧,这里演奏着光的生辰之歌。
  最早发现天堂的伟人对聚焦在四周的人说:“你们全是天堂的儿子,你们身居仙境阆苑。”伟人洪亮的声音变成各种文字,袅袅飘过千年,在图书馆里回响。
  我们在孟加拉的原野上难道没有什么需要表达吗?我们不能为人类社会送去一则喜讯?在世界大合唱里,惟独孟加位保持沉默?
  我们脚边的大海有没有什么话对我们倾吐?我们的恒河不曾从喜马拉雅山携来盖拉莎的仙曲?我们头上没有无垠的蓝天?天幕上繁星书写的无穷岁月的灿烂文字被人抹掉了?
  过去,现在,国内,国外,每天给我们送来人类各民族的许多信函。我们只能在两三份蹩脚的英文报纸上发表文章作为答复?其他国家在无垠时空的背景上镌刻自己的名字,孟加拉人的姓名只配写在申请书的副本上?人的灵魂同可憎的命运展开搏斗,世界各地吹响的号角呼唤着战士,我们却成天为菜园里竹架上悬吊的葫芦打官司、上诉?
  沉默了许多年之后,孟加拉大地的生命已经充实了。让它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抱负吧,融会了孟加拉人的心声,世界之歌将更加动听。
【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被称为“诗圣”。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正音正字】
  凝滞zhì  伫立zhù 孪生luán 山峦luán 阆苑lángyuàn 
  袅袅niǎo 无垠yín 蹩脚bié  镌刻juān
【词语训练】
  惊涛骇浪 悄无声息 深不可测 形影不离 
【朗读课文】
【自我测试】
1,辨析词语:拘禁、禁锢、囚禁、软禁。
2,学习课文附录的“比喻”,掌握比喻的作用和类别。
( 一个完整的比喻有三个要素、两个基本条件。三个要素是:本体、喻词、喻体。两个基本条件是: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二本体和喻体必须有一个相似点。根据比喻的三个要素的隐现情况,比喻可以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以“像、似”为喻词的比喻。如:石拱桥的拱像彩虹。
  暗喻:以“是、成”为喻词的比喻。如:石拱桥是连接两岸的彩虹。
  借喻:喻词、本体都不出现的比喻。如:钢铁的彩虹,把两岸连起来了。 
【课文分析】
  图书馆,我们并不陌生。泰戈尔,一生以书为缘,因此,他对图书馆有着特别的感情和认识,有如此充满睿智的思考和热情赞美。
  课文的结构层次如下:
  第一部分(第1-2段),抒写图书馆“囚禁”了人类的思想、语言、感情、历史。主要从图书馆存在的形态(文字或图像)来反映图书馆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6段),从各个角度展开,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天地。着重从图书馆的功能来揭示图书馆的特点。图书馆有着种类丰富的读物,是人类心灵的相聚交汇,它跨越时间和空间,闪烁着伟人的思想和语言的精华。
  第三部分(第7-10段),热切地呼唤孟加拉人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走进图书馆,以独有的心声加入“世界之歌曲”。
  本篇散文语言生动、华美,富有诗的节奏和韵律。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排比,让人充分感受到作者丰富而深邃的思想,以及巧妙动人的语言。比如,文章起笔就是一个奇谲的比喻,“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酣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而图书馆只是储存了人类知识经验的一小部分,把它喻为“静穆的海浪”由整体到部分,具体而微,确实贴切。又如,图书馆跨越时空,连接着今与昔,连接着你我他,作者形象地把它喻为“在深不可测的岁月的海面上架起一座壮丽的桥梁”,显示图书馆不可替代的功能,形象而意蕴深远。这里“桥梁”所用的修饰语(“壮丽”)也都是值得反复玩味的,由此可以体会到该文语言的生动与严密。
复习
【思维训练】
1.作者漫步图书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复杂的情绪?
2.作者笔下的图书馆,有什么特点?
3.文章的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反问句式,它们有什么作用?
( 加强语气,突出了作者热切企盼的情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4.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 把比喻和排比结合起来运用,更显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如第3段“有的路……有的路……有的路……”,表达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种类丰富多样,读者在这里可以各择其“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又如第4段,把比喻、拟人结合在一起,把两相对立的人或思想组合在一起,用比喻的形式层层展开,让读者体会到图书馆小小的空间却能包孕周围无限的天地。语言齐整,节奏均称,饶有兴味。 
5.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说说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考?
( 对祖国的热爱;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
6.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小结】
  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抒写出图书馆的特点和作用,有充满睿智的思考和热情赞美。感受本文生动而华美的语言,培养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2
《蚊子和狮子》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2
《杞人忧天》导学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屈原》赏析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
《桃花源记》学案10
《枣儿》导学案3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岳阳楼记》讲学稿3
《岳阳楼记》讲学稿2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4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4
《苏武传》导学案5
《包身工》学案4
《党费》预习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7
《龟虽寿》学案5
《庭中有奇树》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