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
余光中《茱萸之谜》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余光中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27


茱萸之谜
           ◆余光中
①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ā)又欲充夫佩帷。”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②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带茱萸囊 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③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
④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ì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ì)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中%*&@国教育出~版网]
⑤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当时每逢重阳佳节,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作佩饰,算是辟邪消灾,应付桓景的传说吧。
⑥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更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
⑦然茱萸何以独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也未可知。曹植诗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也许正说中了此意。
——选自《余光中散文精选》[ww^w.%zzste~p*.@com]
 
    21.为了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的谜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请简要概括。(答出两个方面即可)(2分)
    22.文段⑥为了说明茱萸辟邪除害的医学根据,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列举两种。(2分)    
    23.文段⑦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4.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来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4分)
名称
时间
有关辟邪除害预防疾病的习俗(至少两种)
相关传说
相关古诗词句
(文中列举的除外)
端午节
挂艾叶、喝雄黄酒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重阳节
农历
九月初九
汝南桓景登高避灾的传说
    25.积累链接:文中说“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请写出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菊的诗句。(2分)
 
 
答案:
 
21.(2分)①登高带茱萸囊传统的来源;②重九吟诗,从东晋至南北朝,少见咏茱萸之作。③到了唐朝,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④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⑤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意近,答出两点即可)
22.(2分)分类别、引用、举例子(任写出两种即可)
23.(2分)不能。因为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屈原厌憎茱萸的原因未作深入探究,只是一种推测,若去掉则不够准确。(意近即可)
24.(4分) ⑴农历五月初五;⑵插茱萸、带茱萸囊、喝菊花酒、喝茱萸酒等(至少两种);⑶屈原的传说(与端午节有关的传说均可);⑷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与重阳节相关的均可)
25.(2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维熙《男儿山》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余光中《桥跨黄金城——记布拉格》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黄河一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
余光中《变通的艺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饶了我的耳朵吧,音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18页)4
余光中《美文与杂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黄河一掬》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西省中考)
余光中《万里长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望乡的牧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条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焚鹤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幽默的境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娓娓与喋喋》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失帽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春到齐鲁》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乡愁四韵》原文阅读
余光中《智慧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催魂铃》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28(23页)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乡愁》flash课件2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4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