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主题》教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19 |
第三单元 主题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二、作品赏析 《丹柯》 1.高尔基及其创作 高尔基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11岁即开始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并在创作中将丰富而复杂的下层社会生活经验同俄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紧密地联系起来。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绘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议情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流浪汉的短篇小说,如《切尔卡什》等。后期他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成为第三种东西”,“用更鲜明的色彩来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并用更崇高更适当的语调来谈论它”转引自林焕平编《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这种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这一创作方法的提倡还间接地对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革命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 | |
| 标题: |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主题》教案2 |
| 文件大小: |
3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