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一中2014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四、必修五)
|
|
作者:张晓辉790201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12 |
文安一中张晓辉命制,考查范围必修四、必修五
作者EMAIL:tmiao111@sohu.com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
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们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古人提倡同姓不婚)。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染色体Y打上了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基因被逐渐地“稀释”。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今天新百家姓排行榜上的前19个姓,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有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如果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最“成功”的是那些大姓,比如张、王、李、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刘、李、赵、朱这几个大姓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常见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同时,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份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不常见的小姓、奇姓,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影响远比生物学特征的继承重要得多,我们 | |
| 标题: |
文安一中2014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四、必修五) |
| 文件大小: |
64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张晓辉790201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