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比较.探究:《诗歌三首》《一条大河》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5-25


比较.探究:《诗歌三首》《一条大河》自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 有感情的朗诵这几首诗歌。  
2、  再次领会长江黄河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
3、 四首诗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4、 背诵这4首诗歌。
一、资料助读
  1.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95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1959年返台开始任教讲学,一边继续诗歌创作。1997年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与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日不落家》等。他的诗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
   2.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20世纪30年代投身文艺运动。1935年发表抗日爱国歌词《五月的花海》,广为流传。1939年创作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由冼星海谱曲,是有国际影响的杰作。著有诗集《五月花》《惜春时》。
二、        基础知识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 
(      )    饕餮(         )   头(      )  望(      )   鹧鸪(       )   高山之(     )  饱着(       ) 狂(       ) 障(         )  磅礴(          )  然而下(        )  澎湃(       ) 
大(       )  然(       )  持(     )   逐(       )   颠(       )    意(       ) 
2、解释词语我在行
餍:                                     饕餮:
潸然:                                   戛然:
惬意:                                   款款:
角逐:                                   磅礴:
澎湃:
三、课文助读
(一)《当我死时》
1、阅读写作背景,体悟诗人情感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年了。二十岁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卧听两旁一江一河的滔滔东流水,在江河的安魂曲中“坦然睡去”,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他想起了四川重庆江北悦来场,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那里读过中学,那里多山多树多鹧鸪,鹧鸪在春雾迷蒙的林中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这使他联想起南宋辛弃疾的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自称江南人,在这首诗里他却不想南京而想重庆——多鹧鸪的山城。该是啼鸟唤人归吧?
1、  小组合作学习
(1)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
(2)       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
(3)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4、拓展提升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进一步体味诗人对祖国的深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黄河颂》
1、阅读写作背景,体悟诗人情感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当时,冼星海仅用了6天时间,就谱出了全曲。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
1、  小组合作,理解诗歌
(1)       理出层次,理解诗歌内容
(2)       诗歌是如何展示黄河的形象的?
2、  欣赏歌曲《黄河颂》
(三)《长江之歌》
1、欣赏《话说长江》片段(源远流长)
2、欣赏《长江之歌》
3、体悟歌曲表达的情感
(四)《一条大河》
1、自主学习,感知全文
(1)文章写了几件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学习
(1)文章开头写在大院里看电影有无必要?
(2)、文章中详细描绘了朗朗弹奏这首歌曲的时候得情形,以及给人带来的心灵感受,有什么作用?
(3)试分析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写音乐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2
《蚊子和狮子》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2
《杞人忧天》导学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屈原》赏析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
《桃花源记》学案10
《枣儿》导学案3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岳阳楼记》讲学稿3
《岳阳楼记》讲学稿2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4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4
《苏武传》导学案5
《包身工》学案4
《党费》预习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7
《龟虽寿》学案5
《庭中有奇树》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