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下 >>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1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05-03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选学课文
关注表达形式 用好选学课文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罗树庚
教材分析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是与四下第三单元相对应的一篇选学课文。第三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安排了两篇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这个单元教学主题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文章结构清晰的科普文,不论是从拓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补充的角度看待,都是很值得学的。根据单元教学主题,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把重点放在感受“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物共栖现象,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组动物共栖现象,弄清动物共栖的原因。
2.感受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进一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3.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它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感受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2.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它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教学难点】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它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课前预习】
1.摘录你认为值得积累的好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组别
谁和谁共栖
共栖的原因
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重视预习检查,顺学而导
(一)揭题导入,理解什么是共栖。
1.栖在字典里有①鸟停在树上。②居住、停留的意思。在这里“栖”应该选择第几种以上?“共栖”又是什么意思?
2.如果要大家用课文第一段中的两个词语来说明什么是“共栖”,你觉得是哪两个词语?(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3.进一步明确共栖是指两种不同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二)检查预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讲了哪些不同动物之间的共栖现象?它们为什么能共栖在一起?
2.师生合作填写下表。
组别
谁和谁共栖
共栖的原因
第一对
犀牛和犀牛鸟
犀牛为犀牛鸟提供食物,犀牛鸟为犀牛捉虫、放哨。
第二对
鳄鱼和燕千鸟
鳄鱼为燕千鸟提供食物,燕千鸟为鳄鱼剔牙。
第三对
百舌鸟和金黄鼠
金黄鼠为百舌鸟提供洞穴,百舌鸟为金黄鼠唱歌。
3.借助这个表格,简洁地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共栖”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如果教师不深究一步,学生很可能理解到“共同生活,共同居住”就是共栖。理解到这里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明确“共栖是指两种不同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朝夕与共,和睦相处。”本篇课文作为与四下第三单元相对应的一篇选学课文。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我们要关照到这个单元教学主题“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因此,我在教学第一环节就安排了检查预习表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个表格的设计,不仅起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学会了一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关注表达形式,研读“有趣”。
(一)围绕课题,再次质疑。
1.通过预习,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你觉得课题中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有趣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出有趣的?)
(二)默读课文,按要求完成自读要求。
1.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生动地写出了动物共栖时的有趣情景?请把这些句子划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2.学生汇报自读自划的有关句子。估计学生会划出以下句子。
①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②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
③当地人经常可以看到鳄鱼在岸边张开大嘴巴,燕千鸟飞进飞出,鳄鱼丝毫不会伤害它们。原来,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燕千鸟是在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因此,燕千鸟也叫“牙签鸟”。有时燕千鸟不在身边,鳄鱼就会爬到岸上张开大嘴巴。
④附近树上的燕千鸟看见了,立即飞过来为鳄鱼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⑤闲暇时,它们玩得很开心,百舌鸟为金黄鼠唱歌,金黄鼠静静地听,高兴时还用两只后脚着地,跳起舞来。有时,百舌鸟落到金黄鼠的背上,用翅膀驱赶着它前进,金黄鼠猛地向洞里钻去,百舌鸟一收翅,就被金黄鼠驮进洞里去了。
3.再读批注。
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也可以把几个句段对照着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批注。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写得特别生动、有趣?有趣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4.师生汇报交流。(作为教师要预设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采用拟人化的手法。②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动物共栖时的动作描写来反映有趣。③在犀牛鸟眼里犀牛庞大的身躯简直成了运动场,在犀牛眼里犀牛鸟多像是忠实的小哨兵;鳄鱼的嘴巴简直成了燕千鸟的美食城;在金黄鼠眼里,百舌鸟就是歌星,在百舌鸟眼里金黄鼠就是自己的知音、粉丝。④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都是巨兽对小雀,而金黄鼠和百舌鸟共栖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5.在引导交流汇报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训练。比如:
有时,百舌鸟落到金黄鼠的背上,用翅膀驱赶着它前进,金黄鼠猛地向洞里钻去,百舌鸟一收翅,就被金黄鼠驮进洞里去了。有时,                                  
6.作者为什么能将它们共栖写得如此生动有趣?(主要是拟人化和抓住动作描写。)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选学课文,教学时如何有别于精读课文?第一,我没有对课文中描写动物共栖时有趣的句子进行逐句分析、品读,而是把学生汇报的所有句子一次性呈现给学生,学生既可以选择其中一句进行品读、批注,也可以集中对比学习。这种处理方式是完全有别于精读课文的。第二,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读读、批批、注注。集中出示有关描写动物共栖时的有趣情景的句子,学生在批注过程中能揣摩到运用对比方法学习的好处。另外,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对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关注,运用拟人化手法和重视动作描写是本篇科普文的显著特点。教学时,通过引导、品读,学生悟到了其中的规律,这对学生的启发帮助是巨大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从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叶圣陶在《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一文中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三、关注典型构段方式,在仿写中巩固掌握语言规律。
1.对照板书,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二三自然段都是写巨兽与小雀的共栖现象。(教师板书故意把犀牛、鳄鱼写得大大的,把犀牛鸟、燕千鸟写得小小的。)
2. 引导学生发现二三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的共同点。
请同学们默读一下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的?
(先介绍巨兽是如何庞大、凶猛,再介绍它和小雀是如何有趣共栖的)
3.仿写练习。(鲨鱼与向导鱼)
提供材料仿写材料:
生活在海洋中的鲨鱼性情凶猛。最大的鲨鱼身长12米,有好几吨重。它的牙齿锋利无比。它不仅捕食鱼、虾,还捕食海狮、海豹、鲸等动物,是“海上魔王”。          
                                                                              
                                                                               
这么凶猛的霸王,竟然也有共栖的朋友。(出示图片,师介绍:与它共栖的一种小鱼叫向导鱼。个小,只有30厘米左右长。据说,鲨鱼视力不好,向导鱼能引导鲨鱼找到食物,还能给鲨鱼清洁皮肤,鲨鱼呢会把吃剩的食物给向导鱼,遇到危险时,还允许向导鱼躲到自己的嘴里。)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仿照课文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出鲨鱼与向导鱼共栖时的有趣。要注意拟人化写法和抓住动作描写。
4.学生仿写,教师巡视。
5. 交流点评。重点指导拟人化写法和抓住动作描写。
设计意图  发现语言现象,认识语言现象让语文课摆脱了“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的无效现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仿写练习是极好的语文实践,通过仿写,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语言规律。崔峦老师在《阅读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一文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方法习得指导。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及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二三自然段先写巨兽如何凶猛,再介绍它为什么会和小雀和睦共栖,以及共栖时的有趣情景。这就是课文的构段方法。这么好的典型语言现象,当然要去学习、掌握。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略读、选学课文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1. 动物世界真是奇妙无比啊,凶猛强大的动物能够和弱小无比的动物共栖,天上飞的能和地上走的共栖,动物和植物也存在共栖现象。你还了解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2. 阅读推荐《动物的互惠互助》(其它版本中描写动物共栖现象的文章)。看看这些文章又是如何写出动物共栖的有趣的。
3.通过动物的共栖,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设计意图  动物的共栖现象是很多的,课文仅仅是举了三个例子,让学生了解其它动物的共栖现象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识。《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所对应的单元教学主题还提到了: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动物共栖又给人类怎样的启发呢?教师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样的安排使得课堂变得更厚重,更有意蕴。】
五、板书设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犀牛              犀牛鸟
朝夕与共       鳄鱼                燕千鸟
和睦相处      百舌鸟                金黄鼠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杵成针》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2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2篇)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2
《海的女儿》课堂实录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说课稿2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3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4
《巨人的花园》知识点梳理
《巨人的花园》表格式教案3
《三月桃花水》说课稿2
《天窗》说课稿2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四年级下《乡下人家》说课稿4
部编版四年级下《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点小结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点小结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ppt课件1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