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4-29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学案
 一、重点、难点与对策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朱光潜一篇谈意志力问题的文章。朱先生借用物理学上抵抗力(阻力)与动力的原理,把人的意志力比喻为动力,人的动力(意志力)是自生自发自给自足的,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人的动可以不为抵抗力所阻止”,这是人与物的一个最大的区别点。人的意志力越强,人越敢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就越能克服各种的困难,就越能取得成功。
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严谨:采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先是从自我作诗填词谈起,逐步推进,依次谈到人的自身本质、历史名人、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发展等,用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生一个抽象、深奥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体味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
    2.充分理解“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和在现实中的意义,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学习难点
把握课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学习策略
课堂的阅读、质疑、讨论要与课外相关的阅读、写作结合起来,以此提高自我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与自己的惰性和现实的困难做斗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从而锻炼出强大的自我意志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二、满分作文欣赏
登山人的心灵选择
    有一座山,高耸入云,飞鸟难越,矗不知其几千万米。山前山后有两条路供攀登顶峰,一览天下大观。前山大路石级铺就,笔直坦荡﹔后山小路,荆榛丛生,蜿蜒曲折。
    一天,父子三人到山脚。父亲举手遮阳,眺望峰顶,声如洪钟:“你俩比赛爬上这山﹔上山有两条路,大路夷以近,小路险而远──选择哪条路,你们自己裁夺。”哥俩思忖再三,各自凭着自己的选择,踏上征程。
    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一个西装革履的身影出现在峰顶,哥哥走来了。他面色潮红,略显发福,油光可鉴的额头下眼神明亮。他神采飞扬地掸了一下笔挺的襟袖,走向充满期待的父亲,气宇轩昂地朗声说:“我赢了,我赢了!这一路真是春风得意。在坦荡的大路上我只需向前,向前!舒缓的坡度让我走得从容,平整的石砌使我心旷神怡。这里没有岔道让我伤神,这里更有浓荫为我遮阳。我的心灵没有欺骗我,是英明的选择助我胜利。实践证明:在平坦和崎岖间,只有傻瓜才会放弃平坦,选择崎岖。聪明的选择使我有了多么得意的旅程啊。我获得了胜利,我理当获得胜利!”
    父亲慈祥地看着他:“你选择得的确聪明,一路走得也十足风光──我的好儿子……”
    这之后不知过了多久,再一个身影出现了:他步伐稳健,全身透出不尽的活力﹔尽管黧黑瘦削,衣衫褴楼,但双目炯炯有神,映射着青春光彩。弟弟微笑着走向父亲和哥哥,从从容容地讲起路上的故事:“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次旅程!感谢您,父亲,感谢您给我选择的机会。一路上陡峭的山崖阻挡着我攀爬的脚步,丛生荆棘刺破我裸露的臂膊,疲惫的身心增添着孤独的酸楚。但我坚持住了,终于我学会了灵活与选择,学会了机敏与自护,学会了独立与坚忍。偶尔路边也会有美丽景色,这时我就会放慢脚步。在山脚下,我看见山花烂漫,彩蝶纷飞,于是我与山花同歌伴彩蝶共舞。在山腰,我看见绿草如茵,华木如盖,清澈的小溪静静流淌在林间,朝圣的百鸟尽情放歌于林梢。我拥抱自然的和弦,追逐欢快的浪花。这些往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可更多的时候是阴冷浓雾的环抱,荆榛丛棘的阻隔。放眼望去,黄叶连天,衰草满路,但我在黄叶阵中看到丰硕的果实,从衰草丛内悟出新生的希望。在萧瑟的紧逼环绕中,我感觉自已在成熟,一寸寸地成熟。再往上,是没有一点生机的寒风和石砾,我曾想放弃,但曾经的艰辛温暖着我,启迪着我,给我力量,给我信心,使我忘掉比艰险更艰险的死寂,抛掉比痛苦更痛苦的迷茫!我最终到达了这里!一路上,我阅尽山间春色,也饱尝征途冷暖,为此,我感谢您,父亲,感谢您给我选择的全力,我从自己心灵的选择中懂得了很多很多……”
    哥哥眼中露出不解,但旋即消失,他不无得意地说:“可是你输了!”
    “是的,”父亲遗憾地说,“孩子,你输掉了比赛……”
    弟弟极目远方,脸上露出平和的微笑:“但,我赢得了人生!”
三、基础知识检测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B) 
A.叨(dāo)天    因循(xún)      长沮(jū)   乳臭(xiù)未干
B.桀(jié)溺    夤(yín)缘    淫佚(yì )  骁(xiāo)勇善战   
C.渣滓(zàzǐ)    蹶(qué)倒    真谛(di)   集腋(yè)成裘
D.狙击(jú)     琐屑(xiè)    敷衍(yǎn)  泾(jìng)渭分明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意境要经过洗练,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脱去渣滓,达到精妙境界。
B.他们在道德学问事功各方面都决不会有成就,万一以庸庸得厚福,也是叨天之幸。
C.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瑕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的危险。
D.我们的时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了,孟子所说的种种磨折,我们正在亲领身受。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①叨天:沾光,受到好处。         ②附丽:依附,附着。
B.①夤缘: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②洗练:简练。
C.①淫佚:纵欲放荡。               ②因循苟且:沿袭旧的,敷衍应付。
D.①蹶倒: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   ②敷衍:表面上应付。
四、课文解读:
1.文章内容概括:(100字以内)
作者从自我做诗填词谈起,逐步推进,依次谈到了人的自身本质、历史名人、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发展等,用很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生中一个抽象、深奥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事例
用意
自己作诗填词的失败经历
引出立身处事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物理学中物“动”的原理
人像一般的物质一样有惰性,要想他动必须有动力
冬天早晨留恋热被窝
要克服惰性,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孔子不惧世之无道,毕生“东奔西走”的匡世济怀
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多半靠极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做学生不死心蹋地学习,毕业后巴结、敷衍公事
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源一切都由于懒。因此要改造中国社会,一要除懒,二要提倡奋斗精神。

3.文章的结构分析:

标题
自然段落
概括段意
文体特征
标题:中心论点
1
自己写诗填词失败,是因为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第一部分
(引论):
提出问题
是什么?
福楼拜自述写作,要有超人的意志
2
引出论点: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要有大成就,必定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3
物有惰性,需他力克服,人亦有惰性,但人可以凭意志力自动克服,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第二部分(本论):分析问题
为什么?
4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人的最高生命特性
5
日常生活小事的成功,也要靠人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6
以孔子为例,证明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大半都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7
每个人涉身处世,都要破除懒惰,提倡奋斗精神,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才能为社会国家做贡献
8
过渡段:个人如此,国家和民族也是如此
9
中华民族经过了不断的奋斗,才维持住生存权
10
发出号召: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要……
第三部分(结论)解决问题
怎么办?

七、言论文知识: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分为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①论证的类型:立论和驳论
②基本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
论证过程:引论、本论、结论
八、拓展与积累:
1. 奥       秘
     开学的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做了一次示范。
苏格拉底笑着问:“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文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八成。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世间最容易的事就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他最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他最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极少数人。
    任何伟大的事业,常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任何伟大的事业,常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靠一时的力量,而是靠长期的坚持完成的。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有一个看来微不足道的开始。要使理想的宫殿变成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埋头苦干,一砖一瓦去建筑。
      人生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都终点,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巴斯德这样说过:“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成功有一个知难而行的奥秘:坚持。
2. 《论语》长沮、桀溺章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 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 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 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 执舆:即执辔。(5) 之:与。(6) 辟:同“避”。(7) 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 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练习题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ppt课件4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教案3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同步练习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ppt课件3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学案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ppt课件2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教学设计2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教案1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ppt课件1
白岩松《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