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4小时》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2-12 |
《科学 24 小时》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科学 24 小时》。作者是田志伟,下面我 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谈谈这堂课上我对这篇课 文的处理与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本课是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该单元几篇课 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 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 24 小时》 是田志伟在 1980 年为 《科学 24 小时》 杂志创办写的发刊词。 文章以浓郁的文学笔调,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24 小时”,并蕴涵着深厚的人生哲理,是一篇融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人文性 于一体的科普佳作。 本文是自读课文,所以要学生学习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在 文中的意义;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24 小时”的科学知识;品味文章准确、简 洁、生动的语言特点,体会科普小品文既有科学性、知识性,又有文学性、趣味 性的特点;感悟本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2、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确 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24 小时”的科学知识。
2、品味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体会科普小品文既有 科学性、知识性,又有文学性、趣味性的特点。
情感目标:品味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感悟本文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品味文章的语言。2、感悟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 设计了以下教法: 1、师生及生生互动讨论 。 2、问题引导、点拨法。 3、观察、探究、合作、探究、归纳法。 4、引导自学法。 5、讲解法。 6、问题意识教学法。
三、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1.圈点勾画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 教师寄语: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 !我是学习的主人!! !
2、 读朱自清的《匆匆》 ,谈感受: 《匆匆》想告诉我们什么?a、时光如箭,日 月如梭,我们应该珍惜时间。b、光阴一去不复返,抓住今日,抓住每一时,我 们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