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6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13 |
教学目标 1、学习质朴本真的语言风格; 2、理解诗人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重点难点 理解诗人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方法 自读研讨法 教学时数 0.5节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介绍海子来导入……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15岁考进北大,19岁进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5岁卧轨自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留下了200多万字作品。他是谁?他就是天才诗人——海子。 关于海子的诗歌你们了解多少,大家肯定都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二、朗读,学习语言风格。 1、范读或听录音; 2、指名朗读。 提问:你在读中感觉到,此诗的语言风格怎样? ——明确:这首诗的语言很少雕饰、铺陈,它以近乎白话的表达体现了一种质朴、本真之美。正是由于语言的简单质朴,才愈发显出了祝福的真诚纯粹,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凄冷。 三、自读研讨,理解诗人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第一组:
1、 在第一节中,海子想象中的美好的田园牧歌是什么样子的? 2、 在第二节中,海子走入群体,他想干什么? 3、 在第三节中,海子对人们的祝愿是什么? ——1、田园牧歌:喂马、劈柴、旅游、有饭吃、有菜下、有面朝大海的房子且春暖花开,这是多么美好的田园生活哟! ——2、和亲人沟通。 ——3、祝愿人们: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悦,生活多幸福。 ——海子他,向往田园生活,主动与人沟通,真诚祝愿大家。如此看来,这是一个有着美好生活的正常人哟!可是,果真如此吗?非也!让我们来作更加深入的研讨。 第二组: 1、在一、二节中,有几个“从明天起”?为什么要说“从明天起”,这有什么“弦外之音”,这意味着什么? 2、在第三节中,诗人在祝愿人们的同时,说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只愿”一词,流露出诗人的什么情绪? ——1、从明天开始,一方面意味着昨天、今天的诗人可能活得并不幸福,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和大家一样获得幸福的人,我们知道“明天” 常常让人产生憧憬,不是有首歌就叫“明天会更好”吗?这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渴望融入尘世生活中去。但,明天又往往是不确定的,俗话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其实也就暗示了诗人他可能始终无法获得幸福。 “从明天起”,恰恰说明了今天的暗淡! 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海子是个沉湎于心灵孤独的诗人。 ——2、“只愿”两字犹言幸福是你们的,“我”情愿独面大海,背对世俗。他把幸福的祝福给了别人,自己却难于在尘世找到幸福生活。联想到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读者会为这首诗增添一份悲凉的情调。
四、总结 诗歌用质朴本真的语言,在展示田园生活、主动与人沟通、真诚祝愿大家的时候,流露出来的是挥之不去的悲凉! 我们应该怎样看海子???…… 五、作业
附幻灯片内容提示: 1、 课题; 2、 教学目标; 3、 导入语(从海子说起); 4、 “三、自读研讨,理解诗人挥之不去的悲凉感”中的“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 答案。 5、结束语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