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端午日》教学设计8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11


《端午日》教学设计
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   马玲云

教学内容
《端午日》
教材解读
《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编者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分别编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课文,它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一篇新增加的课文,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让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
①、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②、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
③、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喜欢热闹,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鲁迅先生的《社戏》,已经初步表现出对地方风俗的浓厚兴趣。加上端午节是同学比较熟悉的节日,所以这一节课的任务是让同学们对风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学会对场面的多角度描写。
设计理念
本篇教学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激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倡学生多角度创造性阅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环境下进入端午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有直接的体会,寓学于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全文教学应当始终抓住“语文”来教,而不能在风俗习惯的泛泛而谈中让课堂远离了文本,在研究中可以对场面描写的词句做重点的揣摩、领会,分析场面描写的作用。
目标制定
知识与能力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探究方法,欣赏品味精彩的场面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激励争先、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风俗、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教学难点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本课,做具体方法指导;查找有关湘西地区过端午节的习俗。
教学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民俗,增长知识)
师:辞旧迎新是(春节)。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元宵)。(清明)时节祭奠先人,路上行人几欲断魂。五月初五是(端阳),吃粽子、(赛龙舟)。八月十五(中秋节),(亲人团圆)送祝愿。九月初九逢(重阳),(尊敬老人)不能忘。(多媒体出示传统习俗)
同学们,对于端午,你还有哪些了解吗?(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师: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多媒体图及传说介绍),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 ,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
师:我们今天到湖南湘西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多媒体展示课题)请大家把课本打开。问:作者是谁? (生(齐):沈从文。) 
师:哪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 (一生介绍相关资料)
师:我补充一点:北大校长季羡林回忆沈从文先生时说: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具体感受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美景(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二、新授
板块一:自学并疏通字词(熟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多媒体展示探究目标)
(1)自由学习过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
(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检查学习情况: (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并区别字音字形字义。 
 蘸(zhàn)酒     峒(dòng)       泅(qiú)水   数 (shù)天前 
擂(léi)鼓        鹳(guàn)    呐(nà)喊       shù(戍)军 
一律(lǜ)    jiǎng(桨)手  泥jiāng(浆)
板块二:研读探究
一:介绍风俗(让学生学会用动宾短语高度概括事件以及如何处理详略安排)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了解到湘西的人们在端午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用“动词﹢名词”的短语概括)
(生:画王字、穿新衣、吃鱼肉;赛龙舟;捉鸭子〕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请一位同学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
2、其中哪些风俗习惯是详写?哪些风俗习惯是略写?(赛龙舟是详写,其他略写)
二:介绍赛龙船(让学生学会场面描写中的正面描写方法)
1、师:请哪位同学把你最欣赏的语段介绍给大家……你为什么欣赏这一段?(这些文字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
① 其实对于赛龙舟的场面,古人就有许多优美的诗句来描绘,下面我们欣赏一首诗。(多媒体字)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这两句诗从哪两个角度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从龙舟的迅疾;从观众的喝彩)
② 我们文中也有描写赛龙舟场面很激烈的句子。请找出来。(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我们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分析,有哪些声音(锣鼓声;呐喊助威声……)视觉上描绘了哪几种色彩?(红、黄)
(展示多媒体)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段影片,待会我也请一位同学从这两个角度来描述一下赛龙舟的激烈场面。
引导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描绘。
声音:锣鼓声,人声、歌声、鞭炮声、加油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特点:喧闹、有节奏、嘹亮、粗犷
视觉:色彩:红色的旗帜、龙身有的黄色的、有的红色的、江水浑黄色,桨手的服饰统一色彩,水花四溅
2、师:展示一张图片,从影片中大家能够看出一条龙船上有很多人,同学们知道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分工吗?(生:有浆手、站头人、鼓手、锣手、)多媒体展示文字
(1)我们来欣赏一下几幅桨手的图片,文中是怎样描绘桨手的……(齐读)我要请同学相互讨论一下来,可用词语来描绘他们的风采。要从多角度:动作、外貌、神态、 心理、精神状态……(生:奋勇争先、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拼搏争先、乘风破浪、咬着牙、有力的臂膀、专注的神情、目视前方……)你对文中描写桨手的句子,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词?(持、划等这些对桨手的动作的描写)再请哪位同学读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2)展示带头人的图片,他在船中的作用是什么?(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合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哪些词能够体现这 一点?(手上合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文中还有对他的外貌描写,请哪位同学找出来 (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展示文字多媒体(齐读)
(3)展示锣鼓手的图片:文中对锣鼓手的作用是怎样介绍的?……(齐读)你认为除了调整节拍以外,锣鼓手们还有哪些作用。(鼓点除了能够使桨手们合拍以外,还能够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多媒体展示文字。
(4)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拼搏是取得胜利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和全队合拍,要讲究配合,要团结协作)
引申: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团结是必不可少的。对吗?
三:介绍观众(让学生学会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写场面)
师:大家刚才单单注意到了龙船上选手了,其实还有一大批人,他们虽是这比赛的配角,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是谁啊?(生:观众)对,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多媒体中四幅图片)大家能否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岸上的情形?(生: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1、文中有对观众的描写吗?指名(两岸人呐喊助威)(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同学们,对观众的描写你觉得起到了什么作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象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
2、“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梁红玉抗击金兵的水战与赛龙舟有何相似处?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相似点:鼓声如雷鸣,两岸人呐喊助威如水战时擂鼓,激战杀喊声。
            联想——虚写
3、小结:赛龙舟的场面描写方法
正侧面描写: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正面描写以及两岸人呐喊助威的侧面描写。
虚实相生:赛龙舟的现场描写与作者产生梁红玉水战的联想相结合。
四:小练笔(让学生运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练笔,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赛龙舟的激烈、紧张,文中还有什么风俗习惯也是很吸引人的……请找出文中描写的语句(于是长潭换了新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为什么会吸引你的?(热闹,有趣 )
请你用50至100字描写你想象中人们竞追鸭子的细节。
1、运用场面描写的两种方法;
2、要求五分钟完成。
3、学生互评、全班交流
板块三、拓展延伸(迸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风俗、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探究民俗:2005年,韩国把端午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言之有理。
教师适时归纳总结
板块四:致结束语,布置作业(深化民俗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保护我国传统文化)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布置作业:
翻阅资料或上网查询其他传统节日的风俗,探寻其文化内涵并与同学交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端午日》导学单
《端午日》教学设计13
《端午日》教学设计12
《端午日》ppt课件(19页)
《端午日》ppt课件(40页)
《端午日》教案11
《端午日》ppt课件(22页)
《端午日》ppt课件(17页)2
《端午日》ppt课件(11页)
《端午日》课后反思2
《端午日》ppt课件(30页)
《端午日》教案10
《端午日》导学案4
《端午日》ppt课件(26页)
《端午日》ppt课件(13页)
《端午日》ppt获奖课件(40页)
《端午日--赛龙舟》素材视频
《端午日》教案9
《端午日》学案3
《端午日》导学案
《端午日》学案
《端午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端午日》ppt课件(28页)
《端午祭》教案1
传统节日:端午祭ppt课件
《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反思:整合资源,快乐学习一节课的回想
《端午日》ppt课件(35页)
《端午日》ppt课件26
《端午日》ppt课件(18页)
《端午日》ppt课件(29页)
《端午日》教案7
《端午日》表格式教案
《端午日》ppt课件(17页)
《端午日》ppt课件(23页)
《端午日》ppt课件(24页)
端午节的历史由来rm(视频素材)
《端午日》ppt课件20
《端午日》ppt课件19
鼓声加大版mp3音频素材
《端午日》ppt课件18
《端午日》ppt课件17
《端午日》ppt课件16
《端午日》教学反思(2篇)
《端午日》教学设计6
《端午日》mp3音频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