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夏》教案9
作者:zhouzedong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07


《夏》教案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中  周丹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夏的旋律。
    2. 赏析镜头,品味夏的风采。
    3. 积累语句,绘写夏的诗篇。
一、导入新课
    导语:经历了今夏的酷暑,我们不禁会生出“宁过三冬,不过一夏”的感慨。炎炎夏日,总让人们汗水津津,厚重的热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众多人的印象中,夏天是四季中最让人难熬的季节。然而,作家梁衡却要大声赞美这黄金的季节,它会让你对夏天又一个新的认识。现在,我们打开课本,一起学习被称为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的《夏》。
(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二、预习展示
1.介绍作者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梁衡: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 学情检查
注音: 磅礴   黛色  匍匐  芊芊   澹澹   迸发 
写字: 主宰  苦涩   轻飞曼舞    闲情逸致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感知夏的旋律。(播放朗读视频)
★要求听读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听读跟读课文,要注意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
1.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为了体现夏天的旋律,作者先后写了什么内容?
3.本文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紧张、热烈、急促
2.景:细草、林带、蝉儿、麦浪、太阳、热风、棉苗、高粱、瓜秧(万物勃发)
人:割麦打麦 、追肥浇水(农民辛劳)
3.热爱、赞美
讨论交流后形成板书(出示板书)
[教师归纳点评]
这是紧张、热烈、急促的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农民辛勤劳作。这是黄土地的夏天。梁衡曾作为《光明日报》记者驻扎山西九年,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有着多么独到的感受啊!
四、品味探究
1.赏析镜头,品味夏的风采。
过渡:梁衡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他的散文作品中体现了极强的镜头感。下面我们就随着镜头,一起去品味夏的风采。
这些镜头或是寥寥几个画面,就勾勒出夏景的宏观;或是纵目远眺广袤的原野,呈现出一种磅礴之势;又或是细笔描绘,将一个一个机趣盎然的大特写跃入我们的眼帘;或是用白描点染出劳动者的勤劳质朴。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按照宏观勾勒、纵目远眺、细笔描绘、白描点染这四个镜头的分类,找出相关语段,品味每个镜头抓住那些景象,写出了夏哪方面的风采。
★先自由诵读,可只找一处最喜欢的镜头品读,也可找多处或全部品读。朗读文段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接下来,学习小组的同学要通力合作,交流品读的体会。最后在全体同学前展示。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相机补充分析。
镜头一:宏观勾勒
●新鲜的活脱脱的“密密厚发”的拟人,巧妙精当的“黛色长墙”的词汇选择,加上画外音乐------蝉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勾勒出夏的热烈厚重。
镜头二:纵目远眺
●太阳烘烤,麦浪翻滚,麦香吹送,色香谐和,无不昭示着夏的丰腴饱满。
镜头三:细笔描绘
●棉苗挑叶,高粱玉米举着喇叭筒,高奏勃发的凯歌,瓜秧匍匐前进,一派活力迸溅的蓬勃。
镜头四:白描点染
●农民挥镰,弯腰,流汗;追肥、浇水;外化的心理镜头:快打、快割;早起晚睡,听风看云的辛劳,律动着夏的紧张急促。
2.探究疑点,感悟比较之美
过渡:我们通过赏析镜头,充分领略到了夏的风采——热烈厚重、丰腴饱满、活力蓬勃、紧张急促,那还有必要牵涉到春、秋的景物吗?
讨论后明确:夏处于“春华秋实”之间,割不断与春秋的联系;为了充分表现夏的个性,多借助比较:2节春夏景物的比较为了突出夏的热烈;3节色彩的比较,让人领会到夏是“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5节的对比,突出夏的紧张、繁忙,让人想起劳动者的辛苦付出。
五、积累活用
积累语句,绘写夏的诗篇
过渡:梁衡的《夏》,全文只有六百六十六字,是一篇短文。他凭借这为数不多的文字,构筑起如此精美的世界。这些精妙、充满画意的文字,一定会激起我们的诗情。让我们一起为夏写诗。
★要求从课文中撷取一些词语,加上自己的思考写成一首诗。
示例:夏,是金黄色的∕你看那火红的太阳∕你瞧那翻滚的麦浪∕你闻那诱人的香味∕承载着收获的希望。
分析:这首诗第一句先写夏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说夏是什么?接下来要具体描写夏景,关键词句要来自课文,景物要与特点相吻合;最后一句总结全诗,点出主旨。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领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利用课上积累的一些美词佳句,练习写诗。(4分钟)
供参考的小诗:
夏,是热烈的∕你看那密密的厚发∕你瞧那黛色的长墙∕你听那夏蝉的长鸣∕积蓄成磅礴的气势。
夏,是蓬勃的∕你看那挑着绿叶的棉苗∕你瞧那匍匐前进的的瓜秧∕你摸那举着喇叭筒的高粱∕托起金秋的臂膀。
夏,是急促的∕你看那弯腰挥镰的农民∕你瞧那浇水施肥的的身影∕你听那“快打快割”的催促∕换来黄金的季节。
六、课堂小结
结语: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同学们也正是金子般的年龄,愿你们在这人生的黄金季节,激情飞扬,英姿勃发,和着这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去抒写辉煌的明天!奏出你们生命的华章!
七、课堂检测
   1.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比较阅读: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参考答案:
    1.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他们既要忙于收割,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2.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火热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作业
    以《我眼中的夏》或者《家乡的夏天》为题,写一段100字的片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梁衡《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夏》wav音频朗读
《夏》ppt课件(7页)
《夏》学案2
《夏》ppt课件(19页)
《夏》ppt课件(38页)
《夏》备课笔记教案12
《夏》教案11
《夏》导学案
《夏》ppt课件(11页)
《夏》教学设计10
《夏》ppt课件(13页)
《夏》ppt课件(16页)
作文:家乡的夏
作文:我眼中的夏天
梁衡《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3年益阳市中考题)
《夏》ppt课件(36页)
《夏》ppt课件(18页)
《夏》教案8
《夏》教学反思2
《夏》同步训练ppt课件
《夏》教案7
《夏》ppt课件(25页)
《夏》ppt课件(22页)
《夏》ppt课件13
有关夏天的成语
有关夏天的古诗
《夏》教学设计6
梁衡《夏》原文阅读
《夏》教学实录
《夏》公开课教案5
《夏感》mp3音频朗读(女声)
《夏》ppt课件12
梁衡《夏感》mp3音频朗读(男声)
《夏》ppt课件11
《夏》ppt课件10
《夏》ppt课件9
《夏》图片素材(6张)
《夏》ppt课件8
苏教版《夏》ppt课件7
《夏》ppt课件6
《夏》ppt课件5
《夏》ppt课件4
《夏》检测练习与评价
《夏》说课稿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