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导学案
|
|
作者:boygavin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0-26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
导学案
一、认识先贤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二、《论语》简介
1、《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2、常识扩展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三、经典研读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 重点字词
饱:饱足 安:安逸,舒适 敏:敏捷,勤快 于:对于(在)
而:表并列 慎:小心,谨慎 就:靠近 正: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焉:语气助词 已:通“矣”,了
(2)翻译: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谈的是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1)重点字词
有:通“又”。 于:在。 立:自立。 不惑:遇事不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 |
| 标题: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1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boygavin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