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晚秋佳日》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0-10


晚秋佳日 
            德富芦花(日本) 
授课课时:1课时                      
授课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常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字词音、形、义,完成“思考与练习1”; 
          2、结合补充资料,简单了解日本审美文化的特点; 
          3、通过朗读,品味本文如绘画般的语言。 
          4、细细品读课文,把握作者通过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变化来描写阳光的手法; 
          5、在领悟文章情调与作者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爱与怜悯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描写阳光的高超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情调及作者的感悟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已是深秋季节,晴天的时候,每天清晨的旭日,每天傍晚的落日,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过这些自然景物并从中发掘它们的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所写的优美散文《晚秋佳日》,看看他是如何描写晚秋的太阳的,又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情感?【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授新课 
1、初读全文,掌握字词音、形、义 
请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书上注解中强调的字词读音。 
请学生上黑板完成“思考与练习1”。【投影展示】: 
鸣鹤岬(jiǎ)    鸢鸟(yuān)    石垣(yuán)   桅杆(wéi)   
黑黝黝(yǒu)   迸射(bèng)     缥碧(piāo)    乾坤(qián)(kūn)   
残曛(xūn)   暮空(mù) 
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请学生勾画书上重要注解释义。【投影展示】: 
(1)石垣:石砌的堤墙。 
(2)黑黝黝: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3)乾坤:天地。 
(4)残曛烛天:残阳映照着天空。曛:落日的余光。烛:映照。 
2、了解日本的审美文化 
这应该是我们从教材中首次接触的日本作家所写的散文,大家可能会把它当作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去读,其实不尽然。读日本作家的写景散文都会有一些大致相同的感觉,这与日本的审美文化有关。下面我们就结合补充资料,简单地了解一些日本的审美文化。 
【投影展示】:日本审美文化中有一个说法,称为“物之哀”。“哀”是远古时代的日本人在追求神、民族、国家共同体的“真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对带给人类光明和温暖的太阳神的歌颂中产生的。随着人类意识的进一步完善,感情日渐丰富,并且生活在四季分明、周围花草树木随季节更替而不断荣枯变换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逐渐养成了纤细、敏感、易感伤的性格,这种性格使“哀”由原来单纯的感动向怜悯、同情的方向演变,到平安时代逐渐成熟升华,形成“物之哀”这一新的审美理念。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将人类对于外界简单的感叹发展为复杂的感动过程,从而深化了主体感情,将“哀”扩展到赞赏、同情、怜悯、悲伤等含义。 
读日本作家的写景散文,会让人体会到一种对自然的爱与怜悯,有一种疼痛与哀愁,希望大家在今天学习的《晚秋佳日》中也能初步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 
3、诵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提问】: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文章的两大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并板书】: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对象,“晚秋”是季节,“佳日”是对象。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的是朝阳,第二部分写的是落日。 
很明显,文章分别写了一天中早晨和傍晚的景色,而“朝阳”和“落日”就是作者在这两个时段的写景重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不同时段的阳光的? 
4、细读课文,把握写景手法 
请学生细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的写景重点是“朝阳”,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朝阳”吗?还写到了哪些事物和景物?一一列举出来。 
【明确并投影】:作者没有入笔就写“朝阳”,而是从早晨写起。观察描写了这样一些事物及景物:山、鸡、麻雀、风、河、船、残月、马车、空气、红霞、山峰、白雪、鸢鸟、帆 
请学生齐读第5节,【提问】:在这个段落里,作者提到了哪些表现色彩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并投影】:红霞、红色、白雪、朱色、浅红、绯红 
这些色彩丰富的词,细腻地写出了早晨太阳的色彩变化,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作者写朝阳,但又不直接写东方,而是写山,写西天的山,写霞光在雪山上的变幻。先是照在山头的“一点红色”,然后“逐渐清澄,逐渐明亮,最终暴出了浅红的光芒”,“富士到底出现在绯红的光彩里了”,这红霞迅速扩散,山与天空全在红里,连河水都像“流淌着满河的胭脂”,最后,“近外是清冷的暗灰,远处是一派金黄”。 
文章以时间描写为线索,光线是从晦暗到明亮【板书】。 
请学生朗读第二部分3—5节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写“落日”的? 
请学生勾画出三段文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 
【明确并投影】:紫霭、银白、白光、金色、黄球、紫色、金梳、浓紫、蓝色、金黄、朱红、焦褐色、浅黄、缥碧、绛紫 
这些词语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同样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文章写“落日”仍然是以时间描写为线索,光线则是从明亮到晦暗【板书】。 
归纳:从以上作者描写“朝阳”和“落日”的文字来看,很明显,作者写太阳的手法,就是重点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变化,而他细腻、敏感的文字,让读者不得不惊叹他的观察细致,手法巧妙。 
5、品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 
大家前面学习了不少篇散文,知道作者笔下的景写得美,其实源于他心中的情真,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通过文章中那些描写生活场景和表达作者主体感受的语句,去领悟文章的情调,并从中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情感。 
文章重点写的是“朝阳”和“落日”,但也写到了人的活动或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动,也就是周围的一些生活场景,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这些语句。 
【明确并投影】: 
(1)鸡在窝里摸着黑啼叫,麻雀却早已在树梢欢歌。 
(2)几户人家的大门仍然关闭着。 
(3)鸣鹤岬方向,赶马人坐在马车上,合着嘎嘎的马蹄声,哼着小调,那裂冰似的声音震荡着早晨的空气。 
(4)一只鸢鸟从鸣鹤岬飞来,掠过富士山腰,吧哒吧哒拍击着羽翼,滑翔了一阵,又吧哒吧哒拍击着羽翼,迅速地飞走了。 
(5)一个农民站在落霞闪耀的河里洗木桶。前面沙洲有个拾贝的小孩子,黑黝黝的身影映在水中。 
这些语句“孤寂,寂静,空灵,没有多少人,没有多少声音,更谈不上热闹”,但对氛围的营造效果非常好。 
文中还有几处表达作者主体感受的语句,请大家尝试找出来。 
【明确并投影】: 
(1)晓风冷冷,拂面而来。 
(2)刚才在夕阳的照射下,欣欣向荣的家家户户的西南面,如今忽地变得冷凄凄的,仿佛使人感到,乾坤的生命就要完结了。不是吗,光明就是生命啊! 
(3)站在秀丽的黄昏下,感到自然界真是一片清新,美不胜收。 
这些语句不仅仅是写景,也是在写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作者将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自然之中,使整篇文章显得安静、平和,流露出作者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思想及一种淡淡的禅意。 
三、课堂小结 
本单元4篇散文的美可以说各臻其妙,《荷塘月色》体现了阴柔之美,《长江三峡》体现出壮丽之美,《我的空中楼阁》反映出哲理之美,而这篇文章则体现出禅意之美。我们在课堂学习或者平常的阅读中,并不经常接触日本的文学作品,今天学习了这样一篇短小、率性的随笔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初步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自然的赞美与怜悯之情,从中领略到非常典型的日本传统文化色彩。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3遍; 
2、解释词语; 
3、认真诵读全文; 
4、完成《学习指导用书》上该课习题。 
板书设计: 
                                     晚秋佳日 
                                            德富芦花(日本) 
                季节——晚秋      对象——佳日 
                第一部分:写朝阳       光线从晦暗到明亮 
                第二部分:写落日       光线从明亮到晦暗 
            描写周围生活的场景   回归自然 
                                                         淡淡的禅意 
表达作者的主体感受   远离尘世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晚秋佳日》读后感
《晚秋佳日》教学设计2
《晚秋佳日》教案1
《晚秋佳日》ppt课件3
《晚秋佳日》ppt课件2
《晚秋佳日》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