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综合练习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辅导练习试题
作者:李绍新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7-02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黄晕(yūn)  蜿蜒(wān)  飞窜(cuàn)  舐吮(shǔn)  B.纤弱(xiān)  蠕动(rú)  寒噤(jìn)    恪守(kè)
   C.愠怒(yùn)  喧嚣(xiè)   孱弱(chán)  惩罚(chéng) D.憎恨(zēng)  倒戈(gē)  哂笑(shěng)  祈祷(qí)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Tǐng      而走险  jìn     若寒蝉   晴天pīlì       直肠ái      、xī_____微  liáo     落
    呜yè____、杀lù     、 gěng    住 心无旁wù      shòu____带 nì    水  kuì    乏cù     眉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是非屈直     鸭雀无声    食不裹腹    至死不屑    槐疚    签赏    耳孺目染     默默含情
4.下列黑体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乍暖还寒(刚刚开始) B.孔武有力(很、甚)C.早莺争暖树(暖和的树) D.稍逊风骚(差,不及)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说话总是一句一句说的,再由句子组成段落、篇章    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③所以,句子是语言交际中的基本表达单位
④交际的时候至少得说一句话,这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比较完整的表达出来
A.②  ① ④ ③     B.④ ③ ② ①      C ②  ③  ④ ①      D.① ④ ② ③
7.“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 ),有灾必( ),有难必( ),有求必( )。”括号中依次应填的词是(    ) (2分)
 A、应、帮、救、出   B、出、救、帮、应   C、应、救、出、帮   D、出、帮、救、应
8.从下面括号里选词填空。(2分)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    );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      )的和稳健的(       )。  (见地    直觉    判断     胆识)
9、依次填入下面括号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  )从社会角度看,(  )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  )有可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其表达效果同样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  )是言语表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但是  只有  才  也  B、因为  只要  就  也
   C、因为  只有  才  却  D、但是  只要  就  却 
10、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寓言----《列子 汤问》      B.《老翁捕虎》----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C.《谭嗣同之死》----传记----《饮冰室合集》   D.《最后一课》----小说-------《四世同堂》
11.读书与积累。
(1)请在下列名言中任选两句,写出它们分别出自哪部(篇)作品。(2分)
①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③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选择第      句和第      句,它们分别出自               和                     
(2)根据下列提示填空。(3分)
①某书中描写了一个勇于挑战的冒险者,他流落荒岛28年,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填作家名)。
②他是梁山泊的军师,足智多谋,在108条好汉中排名第三,这个人是           (填人名)。
③《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故事是                    。
(3)《古希腊神话故事选》的作者德国著名诗人__________ __。希腊的神话传说大抵是_____和______的故事。史诗《伊利亚特》描述的是希腊和特洛伊为争夺美女______打了十年之久的战争。
(4)你知道《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至少列举四个)                     、                         、
                       、                           。
 (5)《水浒传》中行者      (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           (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         (人名)座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      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4分)
  (6)下列说法指的是谁?
  “吟游诗人”             “民族魂”           “两弹元勋”           “原子弹之父”        
“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镭的母亲”        “人民艺术家”       “将军诗人”     
12、默写填空。(9分)
(1)绿杨烟外晓寒轻,                          。(2)                     小扣柴扉久不开。
(3)横眉冷对千夫指 ,                    。(4)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5)《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直接论证 “死于安乐”的语句是:                ,                   ,国恒亡。
(6)《鹧鸪天•代人赋》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春光不在城里,而在农村的诗句是:                    ,
                    。
(7)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
(8)书法艺术讲究字体的结构和用笔的方法,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各种字体。书圣         的《兰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书法家           的“颜体”则浑厚雄健,独具一格。
二、古文阅读:阅读《愚公移山》一文(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孟子》是孟子和弟子万章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C、《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D、《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送给国子监太学生马君则的勉励他勤奋读书的书序。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
① 年且九十(       )            ② 寒暑易节(    )
③ 杂然相许(        )              ④ 甚矣,汝之不惠(       ) 
3.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② 面山而居 。                                                         
4.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C
    A、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手指 不可屈伸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所以动心忍性
    D、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乐》)
5.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6.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分)
7.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3分)

8、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神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  (3)寓逆旅主人  (      )  (4)皆被绮绣(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B.当余之从师也  汝心之固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D.以衾拥覆    无从致书以观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
(2)                            ;(3)                               (3分)
6、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分)                        、                           、                        
7、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四、说明文阅读:(10分)
①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历史上也曾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特别是宜昌至武汉段,长江九曲十八弯,防洪能力差,是典型的地上悬河。每年汛期涨水时,水面比两岸地面高出6米—17米,富饶的江汉平原,靠着180多公里的荆江大堤保护,1500多万人口和2300多万亩良田每年都在洪水的威胁下,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防洪。
    ②海晏河清,大江安澜,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梦寐以求而又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没有科学掌握治理河流的规律之前,人们只能年复一年地加高堤坝,或者是祈求上天保佑。
    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才找到了修筑大坝、形成水库对洪水进行有效调节的根治洪水的方法。修建三峡可以形成总库客达393亿m3、防洪库容221亿m3的大水库,即使在发生l00年一遇的洪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调节水库防洪库容,使下泄流量不超过56700m3/s,水位不高于沙市的警戒水位,也就是使长江中游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即使遇到1000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洪设施的运用,也可以免除江汉平原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从根本上解除江汉平原的水患。这是修建三峡的第一个目的。消除了水患,也就避免了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造成的巨大生态和环境破坏。
    ④从重庆到宜昌的660多公里的河道里程总落差达120多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847亿千瓦时,约相当于目前我国年发电总量的5%,另外还预留了6台70万千瓦的地下厂房,即三峡工程的远景装机容量可达2240万千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⑤水电的最大优势是它的调峰性能,三峡电站巨大的装机容量,加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可以成为全国电网联网的中心。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三峡的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少燃烧5000万吨原煤或2500万吨原油。与燃煤相比,每年少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100万—200万吨二氧化硫,30万—40万吨氮氧化合物,l万吨一氧化碳和大量的烟尘及污水废渣:这是修建三峡工程的第二个目的。
    ⑥重庆至宜昌间的航道水流湍急.障险众多,行船异常艰险,自古川江不夜航。险恶的航行条件,限制了航运事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峡水库建成后,航道水深增加,水面变宽,流速变缓,以前的滩险全部被淹没了,不仅航行安全性增加,而且航运成本可降低约35%—37%,万吨级的船队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船闸远景的年货运通过能力,可以从目前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这是修建三峡的第三个目的。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分)
2、修建三峡工程的目的是什么?请分别加以简要概括。(3分)
                                                                                              
                                                                                              
3、文章第③段加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文章第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初一语文下辅导练习试题十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3、略4、C  5、B  6、A  7、B  8、直觉、见地、胆识、判断  9、A  10、A 
11.⑴①《呐喊》或《故乡》  ②《老人与海》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⑵①笛福  ②吴用  ③刮骨疗毒(刮骨疗伤)(3)古斯塔夫 施瓦布 神、英雄 海伦 
(4)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鲧禹治水 女娲补天
(5) 武松   景阳冈   宋江  李逵 (6)惠特曼 鲁迅 邓稼先 爱伊斯坦 章太炎 居里夫人 老舍 陈毅    12、略(8)王羲之  颜真卿
二、【答案】1、D  2.① 将要  ② 改变、变换 ③ 答应 、赞同 ④ 聪明
3.① 山之一毛(“之”作助词的句子)(1分)  ② 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1分)4、C
5.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以、曾、毛、如……何”翻译正确得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
6.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分)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分)。
7、(3分)示例:众人“杂然相许”(1分)  并纷纷献计献策(1分),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1分),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
8.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9、A
三、阅读:
1、C   2、 (1)跑(或:赶快)    (2)等待(或:等到)    (3)寄居(或:居住、住在)  (4)通披      
3、B   4、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5.3分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各1分)
6、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意对即可。)  
7、记叙、议论  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
8(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四、说明文阅读: 
1、为什么修建三峡工程(或:修建三峡工程的目的)。
2、①从根本上解除江汉平原的水患。
②发电调峰,节省能源,减少污染。
③增加航行安全,降低航运成本。    
3、承上启下(或:起过渡作用)。
4、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三峡水电巨大的装机容量和水电的清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目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四至六单元字词
七年级下标点病句竞赛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复习专题:成语运用
部编版七年级下阅读综合(现代文+文言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文言文专项练习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专题训练:名著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练习(一)
部编版七年级下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古诗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基础复习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诗歌鉴赏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成语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病句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字音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字形
部编版七年级下字音字形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学文化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专题二: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专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基础积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期末复习题--词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
七年级下散文阅读汇编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词语复习练习(按每课分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和古诗词必记考点
部编版七年级第二学期阅读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下古诗词默写练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愚公移山》综合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四、六单元内容综合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期末复习之默写专项训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