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伍》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林海音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6-16


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    
林海音
①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②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③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④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⑤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⑦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地,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⑧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⑨“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⑩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⑾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⑿“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⒀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⒁“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⒂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的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⒃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⒄“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⒅“谁?”
  ⒆“骆驼呀!”
  ⒇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贝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7.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
8.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
9.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⒂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3分)
11.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
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
 
答案:
 
(二)
7.(2分)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和天真。(答对1点给1分)
8.(3分)爸爸认为挂铃铛是骆驼安全的需要,是从实用角度讲的;“我”认为挂铃铛是人的需要,是从情感需求角度讲的;“我”的想法富有情趣,所以更美。(答对1点给1分)
9.(6分)C F
  【第3段中“拉骆驼”所说的实际上否定了“我”的猜想,前后有转折关系,因此C选项错误。第⒂段虽然写到骆驼的邋遢、难看,但从天气的交代以及“我真想”“轻松的步伐”“清脆”一类词中可以看出“我”对骆驼的感情没什么变化,因此F项也错误】
10.(3分)评分标准:分析“细致”2分,分析“不柔弱”1分。
答案示例: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
11.(4分)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答对1点给1分)
12.(4分)评分标准:评价1分,分析3分。
答案示例:“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18-2021年高考小说选择题
2022届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文学类阅读汇编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2021年广西南宁高考文学类一轮复习模拟训练(散文春事漫感)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专练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真题训练——云南的云
高考模拟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真题训练
与自然专题阅读练习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广东省各地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
2021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届高三专题复习:外国作家文本训练
林徽因《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和汉德宝《明清建筑二论》比较阅读
2021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之专题:戏剧阅读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年上海市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教学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教学实录2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ppt课件3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ppt课件2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ppt课件1
《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教案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