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23 |
虹口区2013年语文学科高考预测试卷
2013.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⑴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什么是文化史》一书中说,西方近代的阅读方式可能有三个转变,其过程极其缓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西欧社会开始从口述社会向读写社会转变。
⑵这一转变从中世纪开始,首先出现在社会上层的贵族和神职人员;9世纪时,开始有了对在修道院缮写房工作的抄写员要默读的规定。在这之前,他们在抄写文本时,【甲】是以口述或是朗读的方式来进行。15世纪,随着古登堡印刷术的推广,口述传统凋零,不过音读没有消失,【乙】再也不是主流而已。
⑶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400年后,1450年左右,德国工匠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在美因茨问世,羊皮纸时代宣告结束,纸张时代从此来临。自此书籍的材质、内容、语言以及阅读的方式都开始悄然变化。伴随印刷文化,眼睛加快了速度,声音被迫沉默。美国有学者认为印刷厂成为将西方引入现代的关键角色之一,这场印刷革命把西欧社会从口述社会带进了书面社会,人们开始更加习惯默读。
⑷古登堡印刷术问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书籍增多,1450年到1500年间,大约有2.7万余部作品印刷刊行。到1500年,欧洲已经有250多个印刷中心。威尼斯的阿杜斯公司开创了口袋书的先河,让书籍的价格降低,现代书籍就是直接由其演化而来。普通读者能够接触到的书籍越来越多。15世纪末,书面文字以近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方式丰富充实了欧洲社会。
⑸伴随着书籍的极大丰富,识字率也在上升,从16世纪起,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越来越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英国在亨利八世到查理一世时期前所未有地富强,各种学校纷纷涌现,文化得到普及。1642年,英国城镇约有60%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乡村只有38%)。据估计,有3/4的牧羊人、渔民、建筑工人、小农,2/3的乡村店主和手工业者,以及一半纺织服装贸易商都可以进行少量阅读,但不会写字。
⑹地方印刷商为赢得更多读者,不断出版廉价的盗版书籍。盗版书为那些买不起书的人提供了机会,阅读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畅销书行业由此诞生,不过当时最流行的依然是宗教作品,其地位堪与20世纪的恐怖小说或爱情小说相媲美。
⑺16、17世纪,人们开始阅读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当时报道时事新闻的印刷品花样繁多,最流行的是提供省内、国内以及欧洲新闻梗概的单页简报。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出现第一批学术期刊。书贩们驾着马车挨家挨户叫卖。创作于1611年的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里就有一个叫卖书的小贩。在那个时代,书籍随处可见,价格便宜、大小适中、携带方便,阅读成了稀松平常的事,连小孩都开始阅读报纸、传单、小说,甚至是游记历险故事。主妇们则沉迷于浪漫爱情故事。17世纪的肖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独处在精致的居室内、聚精会神读书的荷兰妇女。’
⑻从这一时期开始,西欧读者的阅读方式由精读转变为泛读,阅读的目的变为广泛涉猎某个甚至多个题目。
| |
| 标题: |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文件大小: |
55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