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5次月考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1-29 |
湖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5次月考试题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在《星光大道》上火了以后,“大衣哥”朱之文就没有闲情逸志去摆弄他的庄稼了,经纪人为他量(liáng)身打造了许多宣传活动。
B.《红楼梦》大笔如掾,她不仅能与我国源远流长的诗词曲赋中最辉煌的作品相媲(bì)美,而且可与世界第一流的小说名著并列而不逊色。
C.战国时诸侯纷争打破了天下的安宁,导致生灵涂炭。在秦国的土地上孕育的那股亘(gèn)古未有的力量,最终平息了烽烟,使海晏河清。
D.翻开2011年7月第11版的《新华字典》,其中赫(hè)然收录了“学历门”“晒隐私”“房奴”等网络热词,可见字典的修定也与时俱进了。
1.解析 C A项中闲情逸中的“志”改为“致”。B项中大笔如“掾”中改为“椽”,媲读
pì D项中修“定”改为“订”。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国务院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被有些房地产开发商 ,把它作为提高房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2)迫于社会环境的恶劣,为了斗争的需要,鲁迅的文章有时写得 曲折,需要我们用心去揣摩。
(3)徜徉在嘈杂的街市,穿行在缤纷的人流中,聆听着从花窗里飘出的苏州评弹,我感受到了 中的一份清闲。
A.曲解 隐讳 沸沸扬扬 B.误解 隐晦 沸沸扬扬
C.曲解 隐晦 熙熙攘攘 D.误解 隐讳 熙熙攘攘
解析 C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误解:理解得不正确。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化多样化是不同文化相互依存、交流的产物,具有“和而不同”的特征,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
| 标题: |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5次月考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20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