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论语选读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1-26 |
第六版块:《论语》选读(共6课时) 第1——2课时 高考频点整体感知 一、考向分析 考点统计 高考年份 题号顺序 考查章节 考点及题型 分值 2011年 23 《为政以德》 客观填空(填写观点) 1分 24 评价分析 4分 2010年 24 《周而不比》 主观分析(交友观) 4分 2009年 24(1) 《诲人不倦》 客观填空(填写成语) 1分 24(2) 主观评析(教学原则) 3分 二、命题分析 1.考查范围比较大,涉及到《〈论语〉选读》十个章节的内容,但考题主要涉及客观填空、主观评价分析两种形式。 2.形式上往往命制两道题:或一大题两小题,或两大题(内容上有联系)。 3.分值有所加大,由4分增加到5分。(一般是前一客观题1分,后主观评价分析题3分或4分) 三、高考频点整体感知 《论语》阅读作为浙江省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从语言上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备考:文字、文章和文化。具体就题型来说:可能涉及以下两种题型: 题型一:名句、成语、观点填空题(基础理解题) 《论语》文字的理解重点不在于疏通,不一定深究特殊用法,但得理解《论语》章句的含意。这是由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评析孔子思想的前提,否则任何“评析”均无法有效展开和具体落实。 常见设问方式: (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一句话)。 (2)以上材料(课外材料、补充材料)体现的观点与《论语》中孔子的观点基本相同,请写出体现文中观点的句子。 (3)上述材料是如何形象地表述××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等等)的? (4)上面文字中的××(比如“忠”“友”“信”)的内涵是什么? 题型二:主观评价分析题 本考点的命题基于《考试说明》的“批判继承” ——《论语》的现实性运用,选料可以是来自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相关的材料,或者是课内课外横向比较的材料。但答案更多的是阐述儒家思想,观点可在课内找;考查的实质还是评述的深刻性、辩证性。做题注意观点提示性的话语。 常见设问方式: | |
| 标题: |
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论语选读 |
| 文件大小: |
1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