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理解性默写”汇总(2008-2010年)
|
|
作者:琴声如诉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6-11 |
2010年各地中考“理解性默写”汇集
1、 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苏轼在《明月几时有》中有2处明显化用:一处是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另一处是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请写出这首词中与之对应的句子:
, 。 (天津)
2、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实践了他“ , ”的伟大抱负。(重庆)
3、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这种精神正是“
, ”的写照 (重庆)
4、岑参《白雪歌送------》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 ,
。 (吉林)
5、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
。 (河北)
6、在我国历史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有“ ,
”。范仲淹有“ , ”。顾炎武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河北)
7、杜甫《春望》中“ , ”化无情为有情,感时伤世;李煜《相见欢》中“ , ”则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亡国哀思。 (河南)
8、《邹忌讽齐王纳谏》描写群臣进谏场景的一个成语是 。
9、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你自然联想到杜牧的诗句:
。 (山西)
| |
| 标题: |
各地中考“理解性默写”汇总(2008-2010年) |
| 文件大小: |
1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琴声如诉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