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5-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组成;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  
能力目标:体会、辨别各地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与普通话的区别。  
情感目标:培养对祖国各地语言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重点】  
1. 了解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组成;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  
2. 通过各地方言的比较,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要求非陕西籍学生每人从自己的家乡话中准备出 5 个与普通话语音、词语及语法方面不同的语句。  
二 课堂活动——七嘴八舌说方言  
由同学们一一展示自己的方言,教师板书。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有关方言的感性认识,认识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提升学习兴趣并引出汉语方言的种类。  
教师准备  
1 家乡话(河南话):水流得很毒。  
2 陕西话:燎扎咧、好很  
三 问题探究  
1. 汉语中形成有几大方言?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七大方言。  
2. 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吗?它与方言有何关系?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全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通话也是一种特殊的方言,也就是说,汉语是一个个具体的方言来体现的;但普通话又不同于方言。它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  
3. 课堂辩论“方言,叫我如何对待你?”  
——反方:方言代表一种文化,应当留存;正方:方言有碍交流,应该废弃。  
四 课堂练习  
( 一 ) 、请大家猜猜下面①-⑤句中画线的方言词是什么意思,⑥ - ⑧的方言句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分别换成普通话的表达方式。  
①经过这一次遇难,世界我都睇淡。(黄谷柳《虾球传》)  
②蓑衣箬笠挂在金钩上,夹糖麦饼放在饭镬头。(吴语)  
③这就是李玉山的婆姨。(杜鹏程《保卫延安》)  
④我家今天来了人客,是我童年时的同学。 ( 闽语、粤语 )  
⑤这种人少跟他搭界。(吴语)  
⑥拨本书我。(吴语)  
⑦ 佢 高过我。(粤语)  
⑧你格认得?(昆明话)  
二、用你的方言读下面这几组字,看看同一组字或同一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声母)是否相同,并跟这些字或词在普通话里的读音进行比较,总结其中的规律。  
①父亲,胡琴;②脑袋,老戴;③黄,王;  
④街道,该到;⑤鞋子,孩子;⑥胡,吴;  
⑦李姐,理解;⑧轻松,青松;⑨袜,骂;  
⑩日头,一头;姿势,知识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的词语差异有更具体的认识。参考答案:①睇,看(“睇”是个古语词,东南方言都比普通话保留了更多的古汉语词);②饭镬,饭锅(“镬”也是古语词);③婆姨,妻子、老婆;④人客,客人(一些方言词和普通话词的差别在于字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⑤搭界,搭理、联系;⑥拨本书我,给我本书(吴语、粤语等方言的双宾语句是把表物的宾语放在表人的宾语前面,这和普通话的语序相反);⑦佢高过我,他比我高(粤语的比较句格式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格式,如古汉语格式说这个意思要说“某人高于某人”);⑧你格认得,你认识不认识? / 你认识吗?(有些方言中使用疑问副词来构造类似于普通话反复问句或简单问句的疑问句形式)。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受方言影响而容易混淆的声母加以区分,对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特点有更多的认识。题目中的情况分析:有的方言中唇齿音“ f ”和舌根音“ h ”相混,所以可能“父、胡”的声母相同,如西南官话部分地区、闽南语等。一些方言中也有“胡、吴”声母相同的现象,即都变为零声母音节,如吴方言、粤方言等。有的方言中鼻音“ n ”和边音“ l ”相混,造成“脑、老”同音,如西南方言、江淮官话、湘语、赣语等。有的方言中“鞋、孩”声母相同,是因为部分舌面前辅音“ x ”读成舌根音“ h ”声母。有的方言里“姐、解”声母不同,是因为在方言中“姐”是尖音字,“解”是团音字。有的方言里“青、轻”声母不同,是因为“青”是尖音字,“轻”是团音字,如粤方言、闽方言等。有的方言中原本是轻唇音和重唇音区别的“袜、骂”的声母变得相同,都是鼻音“m”,如粤方言、闽方言等。有的方言中“日、一”同音,是因为用零声母代替辅音声母“ r ”,如东北官话部分地区、粤方言等。有的方言中“姿、知”同声母,则是由于一些方言没有“ zh 、 ch 、 sh 、 r ”这一组舌尖后音(翘舌音)声母,如大部分南方方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学资料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5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4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导学案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补充练习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案2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3
《戏剧与方言》mp3音频欣赏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案1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2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