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必《光》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2-05-13 |
光
杨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大自然的“光”,感受大自然;与《葡萄月令》比较,了解与《葡》文把散文之“疏”推到极致相反的是,《光》文展现散文之“密”又有着怎样的审美意趣;了解《光》文的结构方式与作者发散型的、呈网状波动的思维有着怎样的关系,提高写作的发散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研究讨论——分析归纳;体会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和敏锐捕捉能力;认识阳光,感受阳光,培养雅致的情怀。
导入: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眼睛是好的,哪个对光没感觉?但一个大才女,一个有着极强的文学感觉的女教授,她对于光,那种感觉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她那细密的语言的触须,深入大自然景物最细微、最本本质的层面,如果,她再将“密集”的内容,繁复的结构作为工具来表现自己独特的对于光的感觉,让我们充分体会她的精细、绵密,我们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走近作者 1922年生于上海。因排行第八,父亲用“八”字的古音“必”给她取名。30年代在工部局女中就读。高中毕业入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大学最后一年失怙。毕业留校任助教,兼任震旦附中英文教师。曾任傅雷之子傅聪的英文老师。在傅雷的鼓励和钱锺书的指导下开始翻译文学作品。译有《剥削世家》和《名利场》(译书的选择与书名的译法均是钱锺书帮忙定的)。她还曾在国际劳工局兼职(可能是1949年开始)。1952年院系大调整,由震旦大学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评为副教授。终身未婚,被称为复旦的“玉女教授”。
1968年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要求交代国际劳工局的事。运动期间死亡,享年46岁。
一、梳理思路,概括内容。{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可以采用以问题引导的阅读方法 | |
| 标题: |
杨必《光》教案1 |
| 文件大小: |
11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