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两篇(毕业赠言,告别演说)导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4-16 |
“演讲两篇” 导学案(一课时)
编写人:黄国胜 审核人:胡优民 编写时间 :2011-06-02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 、把握两篇演讲的中心,了解作者对毕业的青年学生的期望。
2 、学习《毕业赠言》的演讲思路。
【学习重点】 :在把握课文思路的基础上,对即将与自己分别的,或在最好的同学的生日聚会上做一次演讲。
【学习方法】 :大胆展示,激情演讲。
【文本解读】
《毕业赠言》是胡适在1929年给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生所做的演讲。当时18级学生即将大学毕业,作为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又该如何去说呢?即将毕业、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问是: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解决“饭碗”问题,还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大学文凭是否只是“抢饭碗”(蔡元培语)的敲门砖,一旦文凭到手,就意味着万事大吉?
胡适认为,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赋予它的。“人生固然如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因此,要想“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而不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光阴(《胡适全集》第3卷),唯一的选择就是不要抛弃学问。这种观点即便是到了今天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现在“终生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胡适很了解当时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普遍心态,即认为今后生活的首要任务是“做事”。作为他们的校长,作为一个长者,如何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这种想法的错误并接受正确的建议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演讲的思路:第1段开门见山,点明讲话的原因──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出期望。第2段抛出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段落中心句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第3~6段针对毕业生的不正确想法──工作以后,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做学问”,做了简要分析,阐明了应该做学问的几点理由。胡适认为,所谓没有时间、不具备条件,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如何选择。第5段中,用达尔文的事例作证据,证明即使时间少也能做学问;第6段中,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浪费时间的例子,引发听众思考,促使他们作出正确选择。在此基 | |
| 标题: |
演讲两篇(毕业赠言,告别演说)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1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