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我的老师》《再塑生命》比较阅读
作者:   上传者:444aaaa  日期:12-02-24


    《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是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两篇文章,题目虽然不同,节选的却都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自传中的同一内容。《我的老师》选自《中华少儿阅读全书(中学卷)》(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6),2001年初被选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编者对原文有所改动。《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2002年底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由于译者不同,版本不同,加上编者立意不同,致使两篇文章差异很大。正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的空间。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篇文章同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引导学生从《再塑生命》中找出《我的老师》里删减的内容,分析比较这些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们会很容易发现《我的老师》中删减的内容。比如:《再塑生命》中描写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的那一刻,“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沐浴在下午的阳光里,手指搓捻着花叶,抚摸着绽开的花朵,不由生出了许多遐想。为此,“我”在回想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之后,有一段内心独白: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我的老师》中是没有这段文字的。然而,正因为有这段文字作基础,当我们阅读到“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时,才能真正体味到“我”当时那种渴求老师、渴求知识、渴求光明的心情,才能让人感受到,在“我”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光明的使者。尤其是“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一句,那是对一个失去了视力和听力的孩子心灵历程的多么典型的写照啊! 
  类似的差别,文章中有许多处,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进一步去分析鉴别,会很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找出《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中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比较语句使用上的优劣。 
   
  大家都知道,将外文译成中文,其实是翻译家的一次再创作。因此,译者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也会有别,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中对相同内容的表达差异,应该是这种现象的很好例证。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这些差异,对提高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请看两篇文章对“我”感悟“水”这个词语的不同描写: 
  ①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我领悟了w-a-t-e-r的手势,指的正是那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 
  ——《我的老师》 
  ②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再塑生命》 
  在句式和词语的选择上,例②中一个“恍然大悟”便替代了例①“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一串文字,使行文显得更简洁明了,表达也更生动流畅。另外,例①中的“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这句话,在例②中则分成了两句:“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可以说,例②中这两句话在文章中算得上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简洁全面而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我”豁然开朗的学习感受,是对“我”学习过程升华的典型写照。正是由这两句话作铺垫,才使“我”在掌握了更多的词语之后,进入了“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新境界。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使用的不同,表达效果也会不同。两篇文章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类似的差异比比皆是,更多的内容可让学生去自主分析鉴赏。 
   
  第三,在充分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比较题目与选材的关系。 
   
  由于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海伦·凯勒自传中的部分内容,题目都是编者后加上去的。不同的题目,反映的正是编者不同的立意,也决定了选材上的差异。 
  《我的老师》一文与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编在同一单元,这一题目的确立,也就决定了该文的选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编者在《我的老师》中删除的部分基本上是文章中描写“我”的内容,有关莎莉文小姐的内容几乎没作删减。可以想见,减少了对“我”的描写,就自然加重了“我的老师”的分量,从而使文章整体上更符合题目的要求。与此同时,为增强文章的完整性,编者还特意在课文末尾补充了一段文字: 
  “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不难看出,这段文字是对莎莉文小姐成功教育的一次整体评价,它全方位地说出了莎莉文小姐对“我”一生的影响,“我”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到此,我的老师高大而崇高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再塑生命》一文,原是来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即《再塑生命的人》《亲近大自然》和《了解“爱”的含义》,编者将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标题则定为《再塑生命》。从字面上看,“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既有“她塑”,也有“自塑”。“她塑”指的是莎莉文小姐的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了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自塑”是指海伦自我奋斗的艰难历程,海伦能成为不平凡的人,固然与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离开她的主观努力也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盲、聋、哑”三种缺陷集于一身的人来说,如果不能掌握人类知识和认识大自然,这个生命就是一个空壳。而正是由于莎莉文小姐和海伦的共同努力,才谱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生命赞歌。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编者选用“再塑生命”做标题,当然要全方位地反映出生命的塑造者——莎莉文小姐和海伦的共同生活历程,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合适。因此,与《我的老师》不同的立意,也就决定了《再塑生命》对原文没做任何删改的取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笔记整理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点
写作《学写故事》知识点
《活板》知识点梳理
《反对党八股》复习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计划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
《回延安》知识点及课后题探究
《紫藤萝瀑布》的想象手法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点总结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
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知识点梳理
《子衿》知识点
《驿路梨花》主要内容
《驿路梨花》预习知识点
《伟大的悲剧》墓志铭(6篇)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
《劝学》知识点归纳
《屈原》知识点总结
《诫子书》复习资料
《壶口瀑布》介绍
《登勃朗峰》预习知识点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及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驿路梨花》知识点总结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预习知识点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